今天(11 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肥胖癥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肥胖協會最新發布的《2023 年全球肥胖地圖》顯示,到 2035 年,全球將有超過 40 億人屬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 51%。
肥胖已成為嚴重的社會性健康問題
隨著世界范圍內肥胖人群的增多,肥胖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性健康問題。
【資料圖】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數據顯示,中國成人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 18 歲)超重率為 34.3%、肥胖率為 16.4%。肥胖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肥胖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血癥、脂肪肝等疾病。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委員 張能維:肥胖就是因為過度的脂肪積聚。脂肪是體內最大的一個分泌器官,它會分泌很多很多激素。當這個脂肪要超過正常量的時候,分泌的激素是非常可怕的,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胰島素抵抗,它會讓胰島素的功能大大減弱,這就是糖尿病的來源。
當然它還會分泌其他的激素,會分泌性激素,會干擾性激素代謝。男性發育會有問題,女性會有多囊卵巢、月經不調等問題,還有子宮內膜癌的發病概率都會增加。
兒童肥胖發生率不斷上升
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每五個成年人中,就至少有兩人遭受著超重或肥胖的困擾,與此同時,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趨嚴重,影響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數據顯示,我國已有超過 50% 的成年人和 20% 的學齡兒童超重或肥胖,其中 6 歲以下的兒童占比達到 10%,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專家指出,兒童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增長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將極大影響我國年輕一代的健康水平。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委員 張能維:如果說兒童體重增加,肥胖的因素增加,那么他未來出現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概率要比后期再胖嚴重很多,所以說現在的兒童肥胖,對我們來說,比起成年人的肥胖,更應該值得關注、關切,而且應該提前干預。
科學減肥 規范減重 開啟健康生活
專家呼吁,公眾要用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肥胖問題,認識重度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積極干預。專家提示,控制飲食、增加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減肥的關鍵。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委員 谷偉軍:比如說控制全天的熱量,起碼控制在 1000 大卡之內,當然我們也不建議極低的熱量控制。另外在飲食的種類上,我們建議營養均衡,原則上要低鹽、低脂、低糖,要規律飲食,不建議暴飲暴食。
要堅持長期的合理運動,比如每周至少要有三次運動,每次的運動大概半個小時到 150 分鐘,可以采取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走路、跑步、游泳或者是打籃球、打羽毛球等等都可以。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 | 李各力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