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秋沙鴨在紅石林區附近水域棲息 唱博 攝
中新網吉林5月9日電(石洪宇 宋巍巍)記者9日從吉林紅石林區獲悉,目前已有50余只中華秋沙鴨來到當地繁殖,數量創有觀測記錄以來歷史新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全球瀕危(EN)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歷史,有鳥類“活化石”之稱。中華秋沙鴨北歸吉林后,天氣轉暖進入繁殖季,秋季再“舉家”南飛。
中華秋沙鴨一般在吉林省長白山地區活動。紅石林業有限公司森林資源和環境保護管理處處長姜銳介紹,自2016年有觀測記錄以來,該珍稀鳥類已經連續第七年到訪當地?!?020年有30多只中華秋沙鴨‘過境’,其中10多只在沿江區域繁衍?!苯J介紹,像此番這樣的大種群繁殖尚屬首次,它們應是在林區生活過的家族群。
中華秋沙鴨在水中排隊前行 唱博 攝
吉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唐景文介紹,中華秋沙鴨常以“夫妻”形式出現,孵化一窩一般在6到10只左右。50只的群落代表著25對,繁衍能力十分強大。
近期,吉林地區天氣轉暖,中華秋沙鴨已經完成筑巢,不停往返于水岸和巢穴之間。
中華秋沙鴨對于水體環境、魚類資源和棲息地質量要求非??量?。唐景文說,這種珍稀鳥類能潛水,但常在淺水區捕食,繁殖季對魚類的需求量較大。此番前來,證明附近環境已可滿足大種群棲息、發展、繁殖的需要。
據了解,紅石林區總面積34萬公頃,有植物1300余種、野生動物350余種,距離長白山鳥類棲息核心區域300多公里。該林區氣候特殊,有50公里的松花江水面常年不封凍,是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
為了給中華秋沙鴨營造良好的孵化環境,林區主管部門對其取食地和營巢地進行全面生態治理,還設置了部分人工巢穴,提高繁殖成功率。
據2022年的監測數據,吉林省內中華秋沙鴨數量達600余只,比2018年繁殖種群增長了近300只。(完)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9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