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數(shù) DataVision: 前兩天在上海打車,遇上了一位大公司財務主管,下班兼職跑滴滴的師傅。碰巧堵在南北高架上,這位師傅有感而發(fā),痛斥了一番他五一加班掙外快時的悲慘經(jīng)歷:
跑了四個小時,只賺了 40 塊。
為什么呢?他說按過往經(jīng)驗來看,五一跑外灘附近基本不會空車,可今年硬是在外灘堵了三個半小時。
根據(jù)文旅部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旅行人次高達 2.74 億,刷新建國以來歷史最高紀錄。龐大的旅游人群使得旅游產(chǎn)生的收入飆升至 1481 億,同比幾乎增長 300%。
當然這一增長有低基數(shù)的原因存在,但略微一算,人次平均開支不過 540 塊,比 2017 年還少了 50 塊錢。
怪不得網(wǎng)上盛傳游客住黃山公廁,合著大家都是窮游?
另一個令人迷惑的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各地發(fā)改委與政府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五一接待游客最多的城市既不是淄博、也不是長沙之類的網(wǎng)紅打卡地,反倒是成都。
2100 萬的常住人口接待了近 2000 萬人次的游客,約等于每個成都人都得照顧一次游客。
雖說歷年各地有關部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多少有點針對性,每個地區(qū)公布的十大熱門旅游城市都不一樣,游客數(shù)量到底用什么口徑統(tǒng)計,咱也不知道。
畢竟咱也不知道住房山的北京人去一次天安門,算不算游客。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