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好友阿一發來消息,她成功趕上公務員遴選的 " 末班車 ",在 35 周歲到來前換到了市里的單位。
我為她高興,更因她的離開不舍與失落。對我來說,阿一不止是一位朋友,更是與我并肩工作的 " 戰友 "。十幾年前,我們因公務員考試結緣,當時報考的是同一系統的崗位,只不過她在 A 縣,我在 B 縣。先前的 " 考友情 " 和后來相似的工作環境,讓我們有很多共同語言,并逐漸成了彼此的 " 樹洞 ",互相安慰,互相打氣。
至于阿一為什么不留下,原因有很多,用她的話說,主要還是因為工作早已形同 " 雞肋 ",再無上升空間,如果不盡早換個環境,人也會跟著 " 發霉 "。我完全理解阿一的感受,因為當下我的處境和她如出一轍,沒有不同,只有更相同。
(資料圖)
《82 年的金智英》劇照
年初,單位開會公布了最新晉升考核辦法,盡管領導沒有明確表態,但提拔重用年輕人的主基調已經定論。這本無可厚非,畢竟現在的職場主角已經被 "80 后 "、"90 后 " 取代,更有橫空出世的 "Z 世代 " 整頓職場、重新定義職場規則的報道不斷刷新傳統認知。但問題是,按照單位目前的人員年齡分布,即便我也才剛過 35 周歲,已經可以毫無爭議地將自己劃歸 " 職場老年人 " 一類。單位有限的幾個領導職位,從正職到副手,清一色三十出頭的小伙子。與此同時,每年都有新考錄人員進入單位,去年新招的會計小李才 23 歲,每次看著她哼著小曲、蹦蹦跳跳地從我面前閃過,總有一種 " 老阿姨 " 與 " 小女孩 " 的即視感。無論能否接受,自己在單位不再年輕已成事實。
可尷尬的是,我只是年齡大了些,職位、薪水并未水漲船高,如今還是科員一枚。盡管自認為算不上事業型女性,可誰甘心一輩子在工作上疲疲沓沓、毫無起色?更何況自己十幾年如一日地勤奮工作,即便沒有 " 當將軍 " 的心,最起碼奮斗個漲薪待遇、換兩個買菜錢也算是我的一點職業追求。而新的考核辦法無疑給一切畫上了句號,我的后半生一眼就能望到頭,大概率自己就是傳說中 " 科員干到退休 " 的打工人了吧。至此,我才后知后覺,自己被職場 " 邊緣化 " 了。
" 邊緣化 " 是一個社會學術語,指的是向人或事物發展主流的反方向移動、變化。這個詞似乎更能形象描述像我一樣職場受挫群體的現狀?,F實生活中,被邊緣化的對象,在職場往往處于一種 " 透明人 " 的窘迫," 缺乏存在感 " 是大家的共性心病。而存在感實質就是與價值認同呈正相關的一種職業榮譽感,越是存在感強,越容易給自己正面反饋,因而做好工作的主觀能動性也更強。事實上,比起晉升一個等級、漲幾十塊錢工資這些短時性激勵,職業榮譽感才是一個人的事業生命線。從這個意義上看," 邊緣化 " 稱得上是職場上致命的冷暴力,更折磨人,更容易挫敗人的進取心。
《小歡喜》劇照
說實話,確認自己被邊緣化后,我備受打擊。我才剛過 35 歲,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事業剛要有點起色就被迫宣告停擺,那種感覺好比你正奮力沖刺,突然被告知比賽資格已取消,等你懵懂著環顧四周時,卻發現你的跑道早有替補隊員頂上,你該下場了!什么心情?凄涼是肯定的。讀過那么多古人失意不得志時寫下的詩句,當時體會不深,如今卻從未有過地感同身受。自責也是有的。
記得我剛工作時,一位深諳體制生存之道的同事說過:在體制內如果工作五年還沒被提拔,只能說明這個人無能。我就權當是自己無能吧,畢竟,比起古人的懷才不遇,我連基本的 " 才 " 都沒有,這么想來也不覺得虧了。原來 " 阿 Q" 精神確實可以自我安慰。只是很長一段時間,我明顯感覺工作提不起精神,隨時都有 " 躺平 " 的沖動。情況類似的同事也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倦怠和散漫。用大家的話說,在敬業和摸魚之間,誰不想輕松點,畢竟結果都一樣。說實話,工作這么久,我也開始對之前的一些看法改觀了。
張大姐是我的同事,再過幾年就該退休了。印象中,每次路過辦公室門口,總能看到她在里面或擺弄花花草草,或喝茶練頸椎操,要么就是在研究菜譜,與門外慌慌張張、忙得跑斷腿的我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對于張大姐的 " 不務正業 ",盡管我們內心偶爾也會生出一絲不平衡,但多數時候是反感甚至是鄙視的。那時候總在臆測,難怪她一輩子都沒被提拔,不勞而獲還是行不通的,自己將來一定不當職場 " 老油條 "," 任其職,盡其責 ",絕不吃 " 干飯 "。但現在,我反倒有幾分理解她了?;蛟S,她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吧。
《七級公務員》劇照
被 " 邊緣化 " 的我們,真的沒有出路了嗎?
總說 " 佛系 " 心態要不得," 躺平 " 思想很可怕,這個道理誰都懂。但身在體制內,35 歲就是 " 門檻 "。一過 35 歲,門外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也不流通。這份外人看來神秘光環加持的職業,并非傳言中的那般輕松,責任和壓力一點也不小,優越感更無從談起,充其量也就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如今,年齡的限制以及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過早地打消了工作積極性,讓我們進退兩難。辭職吧,我們已經不年輕了,又無絕技在身,出去之后拿什么來養活自己?留下來吧,不溫不火地堅持下去又的確很煎熬。
阿一接受不了用這樣的方式虛度余生,不愿意向現實妥協,所以她選擇換個地方透透氣。我原本想效仿她,但我知道這并不現實。阿一是外地人,關鍵是未婚,去哪都是自由的,沒有牽掛。而我已經在當地扎下了根,調動工作勢必要 " 牽一發而動全身 ",老公、孩子、房子哪一樣都得跟著大動干戈,根本沒有勇氣再去折騰。
《小舍得》劇照
我選擇留下,但我不會 " 躺平 "。
在這個日益進步的時代,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制度勢必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也一定會逐步得到修正完善。近期," 公務員考試年齡由 35 歲放寬到 40 歲 " 政策已經在一些地方試行開來,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某一天,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延遲退休的落實,職場 " 邊緣化 " 一詞或將永久退出歷史舞臺,更健全、規范、科學的制度保障定會順勢出臺,讓每一個打工人都能在干得動事的時候,愿意干、放心干,無后顧之憂地放心追逐自己的職業夢想。
35 歲,不應該是職業 " 天花板 ",而是新的起點。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