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沒有人能躲過星鐵
(相關資料圖)
《崩壞:星穹鐵道》(以下簡稱《星鐵》)已經公測 5 天了。在這短短一周里,我想不少人都已經被米哈游刷屏,其聲勢之浩大,甚至讓我有種新時代的包場營銷之感。
在傳統買量和廣告投放方面,葡萄君早已被打上了目標用戶的 tag,微博、朋友圈、公眾號無一幸免。甚至一位同事表示,每天他回家開門的小程序里,只剩《星鐵》的廣告。
到了公測當天,《星鐵》的玩家更是用實力證明了游戲到底有多受歡迎。
而開服每個玩家幾乎都會接到的角色電話,則可以說是米哈游給大家帶來的一點小小的宣發震撼。
你很難不被覆蓋到
公測期間,他們還在全球 20 個城市舉辦了線下主題活動,并表示未來將與 KFC、支付寶、炫邁等 5 個品牌展開聯動。這一手資源打下來,我想其他廠商都只有羨慕的份了。
到了五一期間,游戲公司普遍都在放大假時,《星鐵》又接連整了幾個大活。
今晚,為了慶祝游戲上線,米哈游開啟了一場答謝音樂會的線上直播。其中,玩家口碑最好的兩首 vocal 歌曲——可可利亞 BOSS 戰《野火》,以及啟程神曲《take the journey》都進行了現場版演繹。從直播時的彈幕,你可以感受到玩家們的熱情。
而在 4 月 28 日,他們的 AI 繪畫活動「無盡的三月七」上線后,也接連沖上了各個平臺熱搜,其中 B 站的畫風還有些不太對勁……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基于 AIGC 圖生圖功能的運營活動——通過米哈游自研的 H5 工具,用戶上傳的一切圖片都會變成《星鐵》看板娘「三月七」。截止目前,活動已經產生了超 1500 萬張圖片。除了 B 站、微博,該活動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同樣有著不錯的參與度。
今天,葡萄君便想從營銷和傳播的角度,復盤《星鐵》上線后到底是怎么火出圈的?看完之后,你或許會對米哈游的營銷打法有新的理解。
02 游戲內容是最好的內容營銷
讓人意外的是,盡管《星鐵》在上線前后看似鋪設了大量的營銷資源,但實際上它最出圈的內容,卻是游戲內梗。如果你觀察這幾天《星鐵》的玩家社區,除了鋪天蓋地的攻略,你會發現游戲里面的梗、彩蛋和考究內容,已經成為了玩家討論的主流。
比如公測期間,在玩家間廣為傳播的一段 bad ending 劇情:主角蘇醒后遇見了三月七、姬子等人,并受邀登上銀河列車,一起在宇宙冒險。這時候,如果玩家拒絕了她們的邀請,游戲會直接完結。
加起來 300 萬播放量,整活立大功
在這段 bad ending 的最后,游戲過場還加入了演員名單,并且不忘在名單中留下 " 三月七真實身份不詳 " 的劇情伏筆。
又比如游戲里面的原創文字已經被不少 up 主成功破譯。
基于破譯出來的文字,up 主繼而找到了不少隱藏于游戲中的秘密彩蛋,像黑塔房間里的電子屏幕,其實就用一串代碼致敬了科幻電影《火星救援》。
又比如這些天來,玩家一直熱議的垃圾桶文學——玩家在雅利洛大街上能看到一堆垃圾桶,如果與它們交互,會引發主角一系列兼具玩梗、吐槽的內心戲。每個垃圾桶或許還有著屬于各自的人設,時而哲學、時而發瘋。
而在這些之外,玩家與 NPC 對話產生的各種社畜文學、老年人表情包、網絡熱梗就更多了。
可以看出,無論是嚴絲合縫的內容考究,還是更偏娛樂性質的整活文案,米哈游如今在產品內容上,都刻意留出了大量供玩家討論和發揮的空間。
此外,他們也在嘗試用不同的內容和運營手段,去呼應游戲中的各種設定與伏筆,引發玩家共鳴。
比如《星鐵》三測 PV「太空喜劇」,開幕就是主角正在打開垃圾桶,這一下就激活了玩家翻垃圾桶的回憶。
從目前的社區討論情況來看,不少玩家已經逐漸接受了《星鐵》的整活和喜劇風格,并樂于考究、分享各種有趣的內容。這意味著,不僅《星鐵》本身的產品調性已經非常明確,它還在有意培養這部分內容的核心受眾,如果后續能形成一個穩定、良性的玩家圈子和創作氛圍,那么《星鐵》未來的 UGC 生態和內容傳播都將走得更加輕松。
03 比女裝大偉哥更時髦的,是 AI 大偉哥
繼承于產品本身的樂子屬性,《星鐵》這次整體的營銷活動也更加巧妙,「無盡的三月七」活動就是一個例子。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這個 AI H5 工具的玩法,以及它到底是怎么火的。
首先按照使用說明,用戶上傳的圖片最好是人形或者帶有人臉,這樣 AI 可以更好地識別并生成三月七的形象。基于這個前提,官方也是第一時間將自家總裁大偉哥抓來 " 開刀 "。
在官方的帶頭之下,不同版本的大偉哥三月七開始涌現。
而說到米哈游,又怎么少得了這圖。
一定是米哈游干的 .gif
看到 AI 工具有著不錯的人臉識別,不少 coser、博主和玩家,也開始上傳自己的照片,希望看到平行世界的自己。
當然,這個 AI 工具的能力還遠不止于此。除了真人照片以外,二次元圖片和線稿,通通可以轉化成三月七的形象。
就連非人形的貓貓圖,以及一些頗具抽象的圖片,也難不倒它。
糾纏之源真的會成精
于是,在弄清楚 AI 能力后,互聯網上的樂子人開始發力。
首先是各種世界名畫版三月七。
以及另一種維度上的世界名畫……
隨后各種表情包和著名梗圖也紛紛淪陷。
當然,說到二創和整活,又怎么少的了混跡于各個社區的小黑子。
吊帶、籃球……不能說毫不相干,只能說一模一樣。
而發展到后來,不少人終于意識到,或許澀澀才是人類的第一生產力。
總而言之,這套基礎能力不俗的 AI 工具,配合互聯網的樂子人精神,成功讓「無盡的三月七」在社區、玩家群里刷屏。它就像短視頻上的各種流行濾鏡一樣,成為了人人都想嘗鮮,人人都可以圖一樂的小玩意兒。
當然如果咱們抽絲剝繭,不難看出其實它本質就是一個鼓勵玩家二創的 UGC 活動,但它成功的原因卻頗為巧妙。
首先,這次活動的創作門檻極低。我們都知道,二次元游戲想要擴圈或長線運營,非常依賴 UGC 內容生態。但想要做好 UGC,又特別困難,既要有高質量的內容創作者,又要保證他們的輸出頻率。而這次《星鐵》則直接用 AI 工具,幫助玩家 " 無腦出圖 "。理論上,只要玩家有意愿或者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參與進來。
其次,活動緊跟 AI 潮流,借了一手好的東風。今年為止,AI 肯定是最火的一個關鍵詞,米哈游通過最直觀的圖生圖功能,可以快速引起大家的興趣。甚至很多聽說過 AIGC,但一直沒接觸過的人也有機會借此嘗試。
最后則是這次活動的定位非常取巧。一方面,他們采用定向轉化的模式,不刻意去調整 AI 成圖的精細度、構圖,節省了大量成本;另一方面,從官方給出的示意圖就能發現,他們在有意把玩家往整活的方向引導,由此也誕生出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梗圖,最大化了互聯網的娛樂屬性和傳播效果。
04 米哈游,我玩兒還不行嗎
現在,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包場營銷。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之下,買量成本高昂,用戶被洗了一遍又一遍,連 SLG 產品都不敢大規模買量,為什么《星鐵》敢砸那么多資源來包場?
一方面,在品牌、美術、內容的多方面加持下,我猜《星鐵》的獲客成本,相比于其他產品而言,或許并沒有那么高。
另一方面,米哈游的包場方式更多是在有的放矢。不管是 AI 繪圖、梗文化傳播,抑或是角色打電話,這些內容的營銷成本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可以被游戲內容所分攤,同時各種整活又可以四兩撥千斤地得到用戶的廣泛傳播。
過去我們很多人可能認為,二次元游戲并不擅長買量,又或者二次元游戲應該靠內容取勝。但《星鐵》告訴了大家,只要在規模效應和成本足夠時,買量和做內容其實并不沖突,甚至結合起來還可以最大化產品的傳播。
最后,《星鐵》的刷屏也再次說明了一點,那就是米哈游的野心不再只是二次元用戶了,而是所有的年輕用戶。一旦他們能走通這個模式,或許未來他們的產品上線時都可以復刻這種聲量。
而在這種鋪天蓋地的聲勢沖擊之下,我想最終結果也很明顯——很多人應該都會不由得感嘆," 米哈游求你別搞了,我玩還不行嗎?"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