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通訊員 吳靜怡、曾舒揚、李潔
正常作業時受了傷,維權過程中卻發現用人單位注銷了,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他還能索賠嗎?近日,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勞動爭議案,認定勞動者老謝與某不銹鋼餐具加工廠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且未超過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判決由經營者周某付還老謝雙倍工資差額、工傷賠償及經濟補償金等共計 20 多萬元。
老謝于 2018 年 7 月入職周某開辦并經營的某不銹鋼餐具加工廠,是一名拋光工。2019 年 6 月,老謝在車間正常工作時,左手不慎被拋光機器拋傷。事故發生后,周某送老謝到醫院住院治療。后經相關部門認定,老謝受到的事故傷害屬于工傷,勞動功能障礙等級為九級。
因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導致老謝申請工傷無法進行,加工廠也沒有為其購買社會保險。2019 年 12 月,老謝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申請裁決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審理期間,老謝獲知周某已經將加工廠注銷,同時,仲裁裁決不支持老謝的請求,老謝不服該裁決,遂將加工廠的經營者周某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查明,加工廠系周某在工商部門登記的個體工商戶,具備法律規定的用工主體資格,在經營過程中招用老謝并進行管理和發放工資,雙方符合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同時,依據民法典等相關法律規定,雖然該加工廠已注銷,但周某作為個體戶經營者,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此外,勞動合同法第 82 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相關規定,本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的期間為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7 月,仲裁時效期間應從二倍工資差額計算終了之日起算,老謝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間,未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故對其要求支付雙倍工資差額的訴請,法院予以支持。老謝以解除勞動關系為前提,要求周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工傷賠償及經濟補償金,依法應予支持。據此,法院遂作出如上判決。
法官提醒,用人單位注銷的,其經營者仍須承擔相應責任。法官介紹,勞動者維權過程中,遇到用人單位注銷的,仍然可以以個體戶經營者、企業法人或者企業法人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等為被申請人或被告進行維權,由前述人員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官提醒,用人單位應履行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義務,否則將面臨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后果。因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仲裁時效期間是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起算,故當用人單位遲遲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應及時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3
頭條 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