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生來說,中考是一小坎兒,高考是一大坎兒。
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順利邁過這條條坎兒,迎向自己的人生呢?
學習止步中游,青春期情緒不穩定,人際交往不成熟,每一件事兒都不是小事兒,都有由小變大的苗頭,所以不能掉以輕心。我們來看看本文中的父親是如何陪伴女兒考上北大的,他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鑒。
【資料圖】
以下為作者自述:
有些人認為,我的女兒能順利考入北大是我運氣好,因為我有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還有些人認為,我女兒金榜題名是沾了我的光。
其實他們并不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英才的潛能。他們最終沒有成功,往往不是因為孩子自己,而是因為家長。
我也是一個普通的家長,在送女兒上北大的這條路上,也經歷了艱辛,也有過波折?,F在,我終于完成了把女兒送入她的理想學府的使命。
此時,我只想作為一個 " 過來人 ",告訴家長們:孩子的成敗,自始至終都不單單掌握在孩子一個人手里,同時也掌握在家長手中;在每一個英才的背后,都有一個懂得付出的家庭。
女兒上小學,我為她背井離鄉
作為一名家長,什么叫真正的解脫?什么叫真正的輕松?
在孩子考上大學以后,那才叫徹底的解脫、徹底的輕松。在這之前所有的解脫、所有的輕松,都不是真實的。前面你解脫得越徹底,將來你的煩惱就越多。
你現在越輕松,將來你的壓力也就越大。
在女兒高考之前,我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的。那時,我在管理一所網校,其發展正處于上升階段。
然而,在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上,我跟員工們講:" 人在一生中,應該清楚每一個階段的主要矛盾,如果抓不住這個主要矛盾,一輩子都會過得稀里糊涂。
我女兒還有一個月就要高考了,對我來講,在這一個月里孩子的高考最要緊,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這期間,工作上的事情你們不要問我,自己能處理的就處理;處理不了的,等我的孩子高考完了,大家再向我匯報。"
我之所以這么堅決,源于多年前我和朋友的一次暢談。
那年我三十六歲,是山東最好的學校之一——青島二中的教導主任,自我感覺很好。有一天,我滿身疲憊地回到家,孩子的媽媽劈頭蓋臉地就沖著我喊:
" 你一天到晚忙得不著家,自己的孩子怎么樣了,你從來都不管!"
原來,妻子剛剛開完女兒的家長會,老師反映女兒的學習一塌糊涂。妻子急火攻心,就向我發泄,而女兒當時還只是個小學生,我認為她還沒到讓我們花心思的時候。
我一氣之下就走出家門去散心了。正好,一個朋友看到了我失魂落魄的樣子,就把我拉進一家小飯館。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朋友說:" 人的一生真正屬于自己的是什么呢?金錢再多,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職務再高,遲早要從這個位子上退下來。只有孩子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我們事業的延續。
過去,我們一家四五個孩子,老大不行,老二、老三接著來;一個戰士倒下去,后面的戰士沖上來。現在一家就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寄托著整個家庭的希望,敗不起啊!"
猛然間,我就醒悟了。比起山東,北京的名校多,學習氛圍好。為了女兒,我豁出去了!于是,在那年的夏天,我辭掉了在青島的一切職務,領著老婆和孩子,一路到了北京。
8 月 18 日,我們來到了人大附中,在學校給我們安排的小房子里放下了行囊。8 月 19 日,我們不去爬長城,也不去逛故宮,而是領著女兒去參觀北大和清華,為她打造 " 名校夢想 "。
自此之后,我帶著全家在北京安頓下來,一心一意地撲在培養女兒的 " 事業 " 上,不斷學習,想盡辦法。
我努力為女兒鋪好每一條道路,女兒也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這些道路上種滿了 " 鮮花 "。
所以,在埋怨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時,家長要先想想:作為孩子最好的幫手,自己有沒有傾盡全力!
女兒上初中,我陪她面對失敗
女兒的求學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那年女兒中考結束,她沒能考上重點高中,難受得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好幾天都不見我。我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女兒在干啥?寫日記。一邊哭,一邊寫。日記本里滿是淚痕,一字一句地寫下她的痛苦。我真是羞愧萬分!
一個小孩子,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要花的有花的,衣食無憂,一心一意地學習不就行了嗎?她哪來那么多的愁事呢?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現在的獨生子女的憂愁,甚至比我們大人的憂愁還要多。
老師一次無意識的忽略,同學一句隨口的笑罵,媽媽剎不住車的嘮叨,爸爸令人失望的眼神……都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千回百轉、黑云壓城。
孩子的內心是脆弱而敏感的,他之所以學不好,往往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因為基礎知識不扎實,更不是因為不用功,而是因為心理負擔太重。
也就是說,學習之外的事情對孩子的干擾太大,嚴重影響了她的學習效率。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孩子內心沉重的壓力,體會到自己為人父母的冷漠和無知。
我感到很慚愧,因此決定先向女兒道個歉。沒想到敲開門后,女兒先開口了。
她說:" 老爸,對不起,我讓你失望了!"" 誰說我失望了?我的女兒是什么水平我知道,你只是一時沒發揮好罷了。" 我接她的話。" 老爸,你不生氣?" 女兒吃驚地看著我說," 那真是太好了!"
雖然女兒不再擔心我的責備,但她還是有些難過,因為她把上重點高中這件事看得很重,認為這是她考入名牌大學的唯一途徑。
想要解開她這一心結,讓她不再難過,我就要對癥下藥。
" 倩倩,你看,你之所以這么難過,是因為你覺得考不上重點高中就等于考不上重點大學了,對不對?"
" 對!"
" 那你相信老爸嗎?"
" 相信!"
" 老爸教了這么多年書,見過很多上了重點高中依然落榜的學生,也見過很多在普通高中里頭走出來的高才生。所以,上哪所高中只能決定你未來三年在哪里上學,和你能否考上名牌大學并沒有必然的聯系。決定你考上什么大學的,是你在未來三年里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 真的嗎?"
" 老爸還會騙你?"
" 那我高中好好學,肯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 那當然!"
女兒這才一掃陰霾,開心地笑了!于是,她信心滿滿地投入到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去了。
有很多家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考好,就馬上開始訓斥:" 我們為你付出了這么多,你就拿這樣的結果回報我們,你對得起我們嗎?"
或是說:" 我同事家的孩子都考上大學了,就你沒考上,你怎么這么沒用啊!" 諸如此類的話對孩子來說都是很深的傷害。
孩子沒考好,本來就既難過又害怕,這時家長再給他迎頭一擊,有的孩子因此產生了逆反心理,和父母關系惡化;有的孩子因此喪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更加不好好地學習了;甚至還有的孩子做了傻事,家長追悔莫及。
所以,家長們不妨像我這樣:積極面對孩子的失敗,幫孩子找到正確的道路。相信你一定能和孩子一起迎來最終的成功!
女兒上高中,我與她成為知心好友
女兒沒有考上她心儀的重點高中,但按照學校給我的優惠政策,她可以就讀人大附中。對于這時的女兒來說,她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她要做的,就是從摔倒的地方爬起來。我決定陪著孩子學習,她上高一哪個班,我就給哪個班教數學。大多數老師都會回避子女,不讓孩子在自己教的班級里,就好像一些醫生不能很好地給自己的親人看病一樣。
但是,為了更充分地掌握女兒的學習狀況、情緒變化,我還是走了這招 " 險棋 "。我就是要讓她知道,老爸永遠和她在一起。
起初,女兒學習狀態并不好。我首先調整的,不是她的心態,而是我的心態。過去我跟孩子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語言暴力、表情暴力我隨時隨地都會動用。
輔導別的學生,一遍不會講兩遍,我總能笑瞇瞇的,一點兒也不急??墒且o自己的孩子講課,我就沒那么好的耐性了。我總是壓不住火:" 你看你,講了多少次了,怎么還錯呢?"
我越急,孩子就越怕;
孩子越怕,失誤就越多。
于是,我開始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把她當作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學生來對待,慢慢容忍她犯一些低級錯誤。家長們要記住: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即使他和你再親,你也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親切、平和。
有一次,女兒跟我說:" 老爸,你別生氣,我這次外語考試沒有上次考得好。"
我問她:" 這次考了多少分?"
女兒說:" 上次 130 分,這次只有 100 分。"
我說:" 考得太好啦,100 分很好!"
女兒吃驚地說:" 老爸,您是不是悲痛過度???怎么 100 分比 130 分還好呢?"
我說:" 當然了!你想想,從這張 100 分的試卷里,你是不是發現了自己平時學習的很多不足之處?。?
" 是呀。"
" 你是希望這些問題早一點出現,還是等到高考那天再爆發出來呢?"
" 當然是早一點。"
我繼續假設:" 如果你這次考得很好了,接下來的寒假,你還會抓緊時間查漏補缺嗎?"
女兒想了想:" 可能不會吧。"
我拍著她的腦袋,說:" 所以,孩子啊,這個 100 分來得多及時??!"
于是,我們父女倆相視一笑,開始一起分析試卷上的錯誤。我后來修煉到什么程度?那就是:當女兒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她考得不好,我就假裝不知道;她考好了,我就會神秘地對她說:" 聽說倩倩同學大獲全勝,可喜可賀!"
這招果然管用!女兒不再怕我,還跟我變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無論學習上遇到什么問題,生活上遇到什么煩惱,她都會來找我傾訴。
她考不好的時候,也不再把自己關到房間里哭了,而是主動地找我分析試卷上的錯誤,商量下一步的學習計劃。女兒漸漸地變成了一個不畏挫折、冷靜堅強的孩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像我和女兒關系這樣融洽的家庭也越來越多。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就多了一個朋友,人生也就多了一條路。高中三年,我竭盡全力陪女兒走好這條路。后來,女兒學習效率越來越高,最終如愿考上北大。
女兒高考,我們相互支持,迎來曙光
在高考前一天晚上,我陪女兒到頤和園轉了一圈。晚間游人稀少,我們漫步在昆明湖畔,迎面吹著涼風,不談學習和高考,而只是漫無目的地閑聊——聊女兒的童年,聊北京的風光。
走了好長時間,我們累了,也餓了,于是來到一家重慶餐館。我們隨便點菜,女兒愿意吃什么就點什么。我記得那天,女兒點了四個菜,我就這樣陪著她吃了很長時間,等我們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女兒翻翻書,聽聽音樂,十一點多鐘她就上床睡覺了。
孩子睡了,我卻睡不著。女兒第二天參加高考,我比她還著急。我怕她睡不好覺,就把家里的門窗全都關了;我又怕她害怕,于是再把她臥室的門打開一條縫,把客廳的燈光調到最暗。
我不出聲,不看電視,只是靜靜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全神貫注地聽孩子的呼吸聲。我聽著她的呼吸聲,就能判斷她是不是睡著了,睡得香不香甜。半個小時過去了,當聽到孩子的呼吸聲漸漸平穩,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一早,我跟女兒說:" 傻丫頭,昨晚睡得好吧?不到十二點你就睡得死沉死沉的。"
女兒笑笑:" 爸爸,其實昨天晚上兩點鐘我都還沒有睡著呢。"
我一愣:" 那我怎么聽你睡著了?"
她說:" 我知道您坐在客廳里呢!怕您擔心,我就故意裝作睡著了。"
我多次出去做講座,每每和家長們講起這一段,臺下總是一陣唏噓聲,甚至有些家長不停地抹眼淚。
在高考那段艱苦的歲月,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后勤保障,其實孩子也在默默地陪伴著父母,支持著父母。
家長能和孩子攜手走過高考,互相給予支持和力量,幫助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家長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我做了多年的高三教師,陪送過眾多學生走進考場,但是陪伴女兒高考的經歷令我終生難忘,也讓我對家長這一角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親子間相互支持,一起經歷的這段特別的歲月,將成為彼此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有人說,我講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反問他,有哪件大事不是建立在小事的基礎上的?女兒上學的這十幾年,我力爭做好每一件小事,說好每一句話,最終才將女兒培養成才。
家長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子女成才道路上的關鍵環節。英才的培養,是要從小事做起的。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予以刪除。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5-01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30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
頭條 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