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谷雨微)近日,王先生在網上求助稱,妻子因工廠勞動強度過大在宿舍猝死,"99 年女子疑過度勞累宿舍猝死 " 這一話題引發了諸多關注。據紅星新聞報道,王先生認為,妻子過世可能是因為夜班勞動強度過大,平均每天工作時長達十多小時所致。妻子 3 月份的收入明細顯示,其 3 月份工時共 327 個小時,平均每天工作 10.53 個小時。
" 過度勞累就是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承受能力,若長時間連續工作或者工作壓力、焦慮緊張的情緒一直得不到紓解,可能就會持續處于一種交感神經過度激活的狀態,進而引起心律失常、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等,這些往往是年輕人猝死的主要因素。" 南部戰區總醫院心內科主任向定成表示,過度勞累會增加猝死風險,但年輕人發生猝死,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工作環境差、長期處于某種特殊的姿勢或者有焦慮緊張的情緒,也都是誘發猝死的因素,對于有心臟病基礎的人,過度勞累更容易誘發猝死。
" 大部分情況下,如果出現心率失常,都需要通過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建立起有效的人工循環,恢復心臟自主搏動。" 向定成表示,心肺復蘇技能的推廣,是降低猝死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西安市民參加心肺復蘇技能培訓。西安晚報圖
向定成指出," 年輕人因為連續工作時間長、過度勞累導致猝死本身就容易引發社會關注,但實際上猝死的形式和病因多種多樣。在我國,超過 80% 以上的心臟驟停以及猝死情況都發生在醫院外。因此,普及心肺復蘇的技能迫在眉睫,這將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所有的公民都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
" 實際上,多數猝死都是可以預防的,健康知識的教育普及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是最為重要的。" 向定成認為,在特別緊張、工作壓力特別大的情況下,要學會忙里偷閑,讓大腦放松一下,適當調節好身體狀態,可以大大降低猝死的風險。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7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