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農管(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的新聞有點多,一些地方新成立農管執法隊伍著裝威嚴,讓人不由聯想起城市里的城管。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的農村也出現種種怪事,如農民自家院前院后不能種菜養雞等等,農民打藥必須事先申請等等,最新的一則消息說,某些地方的農村居然開始收取物業費了。
某地曝光的收費通知顯示,農村物業費按天計費,每人每天 5 分錢,每人年計 18 元, 按戶頭算,一戶 4 口人就是 72 元。某些收費通知也強調農民繳費是 " 自愿 ",不得強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記得,2006 年中國全面廢除了農業稅,自此以后,中國農民告別了幾千年都要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農村得以休生養息。
許多城里人甚至開始羨慕農村的生活,農村生活成本低,沒有高昂的房價和物業費,不少在外的農村游子,都想著掙夠了錢,回農村躺平去。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農民剛過了幾年好日子,現在似乎又走回老路了,開始想著法子向農民收費,打他們荷包的主意,這無疑是一個玩味的動向。
有人也許會說,一天 5 分錢,一年 18 元,這樣的收費并不算高,只是城市小區物業費的零頭。但不要忘了,農村的收入比城里要低很多,有些地方農民每月到手的養老金只有一兩百元。
而且,收費的標準,是可以人為調整的。今年收 18 元,不代表以后年年都會如此。大家還記得農村醫保嗎,一開始每人每年只交 10 塊錢,現在呢,一年得交大幾百了。
所以,農村物業費這個新收費名目,對于農民和農村的影響絕不可小覷,中國有 5 億多農民,即便按每人每年 18 元計算,總額也要近百億了。
當然,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收費的高低,而是在于,這樣的收費是否合理?
把城市小區的物業費,生搬硬套到農村,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城市小區是封閉的,需要全體業主來維護一些大家共同擁有的區域,農村的卻是開放式管理,農民只需要管好自家的院子,其他地方屬于外部的公共場所,屬于公共管理的范疇。
換句話說,無論是農村的垃圾清運,環境衛生投入,公共設施維護,村莊亮化等等,這只是政府部門向農村提供的公共服務,理應由財政埋單,而不是把負擔轉嫁給農民。
得承認,有的地方收費通知稱農民繳物業費是 " 自愿 ",然而,如果本是公共財政的投入責任,卻號召農民自愿捐款,也是不合理的。
而且,常識告訴我們,在基層,許多所謂的 " 自愿 ",最后往往演變為 " 被自愿 "。實際上,從有的收費通知看,有的農村向農民催繳物業費同時,強調上級已經停止垃圾的清運。如果農民不繳費,那么,垃圾無人清運,農民將生活在臭氣沖天的環境里。
如此一來,農民還有選擇不交物業費的自由嗎?即便有少數人堅決不交這筆錢,他會不會遭到排斥,還能在村莊里容身嗎?
農管剛成立,農村物業費就出現了,不少人猜測二者或許存在聯系,這種猜測未必成立,或許只是巧合。
但無論如何,城市物業已經搞得怨聲載道,千萬不要來折騰農村了。
收費的口子一旦開了,后面想廢除的話,恐怕會比登天還要難。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