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 7 月小米發(fā)布首款與徠卡合作的超大杯影像旗艦小米 12SUltra 之后,用戶們就一直在期待今年小米究竟還能拿出什么令人驚喜的產(chǎn)品。
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等待,超大杯小米 13Ultra 再度進入了用戶的視野。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如果想買一臺手機作為日常使用,其實標準版和 Pro 級別已經(jīng)足夠了。它們的機身更加輕薄,更適合長時間握持使用,性能也與 Ultra 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資料圖)
超大杯的影像旗艦完全就是把 " 攝影 " 屬性拉到最滿的產(chǎn)物,因為這些夸張的配置,超大杯的三圍尺寸都比較夸張,與其說是手機,還不如說是一臺能打電話、聊微信、刷抖音的 " 卡片相機 "。
圖源:品玩 LU 攝
只要上手摸摸看你就會明白,小米 13Ultra 這一代的整體外觀設(shè)計,都是照著徠卡 M 系列來做的。
13Ultra 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雙曲面】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轉(zhuǎn)而采用與徠卡 M 相機結(jié)構(gòu)相似的 Unibody 金屬框架,整個框架從中框延伸至機身的背部,這樣的新中框讓小米 13Ultra 相比小米 12SUltra 的抗彎曲強度提升了 4.4 倍。
13Ultra 的設(shè)計語言來自徠卡 M 的外觀,整機框架,手握的部分用貼皮設(shè)計。
徠卡 M 圖源:品玩 LU 攝信號表現(xiàn)
在之前的安卓手機測試中有用戶給我留言稱,手機的信號表現(xiàn)并不能作為手機是否好用的唯一標準。
那我請問作為一款手機,如果信號強度都不能保證,那它如何稱之為一款合格的 " 手機 " 嗎?
近些年來,華為、榮耀等多個品牌都在手機信號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小米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得益于新的中框設(shè)計,13Ultra 的天線輻射面積也同樣得到了增加。這次小米 13Ultra 在機身上下左右均設(shè)計了獨立的 3G/4G/5G 天線,并且在攝像頭下方還單獨藏了一支為 5G N78 頻段設(shè)計的 LDS 天線。
對稱的天線 圖源:品玩 LU 攝
小米宣稱 13Ultra 的電線輻射面積為 12SUltra 的 3 倍,帶來了約 58% 的輻射效率提升,極大的提升了地鐵、野外環(huán)境下的信號體驗。
由于拿到手機的時間不長,為了測試 13Ultra 的信號表現(xiàn),我在北京地鐵 10 號線環(huán)線坐了兩圈兒,在這幾天上海車展感受了一把。
在使用的過程中,小米 13Ultra 信號極弱的個別站臺會出現(xiàn)短暫的信號丟失情況,不過恢復信號的速度比 12SUltra 強上不少。
而整個上海車展期間,我感覺周圍所有的自媒體都在使用手機直播逛展的過程,在這種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我使用 iPhone 給后方的小伙伴錄制視頻和傳輸圖片時已經(jīng)比較吃力了,但 13Ultra 的網(wǎng)絡(luò)依舊非常順暢。
性能
由于這不是小米首款搭載高通驍龍 8Gen2 的機型,所以性能部分并不是我們這期評測的重點。用 Geekbench6 進行 CPU 性能測試,小米 13Ultra 的單核性能為 1977 分,多核性能為 5446 分,算是發(fā)揮的比較激進的 8Gen2 機型。
Geekbench6
經(jīng)過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 20 分鐘重壓測試,最佳循環(huán)分數(shù)為 3604,最低為 3024,穩(wěn)定行為 83.9%。從圖中可以看到整個壓力測試下小米 13Ultra 的表現(xiàn)出了在第 2 次和第 20 次略有下降之外,整個測試的剩余 18 次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分數(shù)均在 3420 分左右。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 20 分鐘重壓測試 圖源:LU
除了性能調(diào)校之外,長時間運行的穩(wěn)定性也和手機散熱有很大的關(guān)系。這就不能不提到小米首次落地的環(huán)形冷泵技術(shù)。這項技術(shù)通過多層控水單項結(jié)構(gòu)形成汽液分離的獨立通路,從而實現(xiàn)了更高效的循環(huán)方式。這也是行業(yè)內(nèi)首次將航空級環(huán)路散熱系統(tǒng)小型化量產(chǎn),在 0.35 毫米內(nèi)實現(xiàn)了 3 倍于 VC 的散熱能力。
如果文章看到這里你感興趣的話,可以把自己的手機裝上 3D Mark 后跑一下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 20 分鐘重壓測試,有很多手機在循環(huán)個十幾次后就會報錯彈出,那就是因為散熱性能不夠手機的溫控限制造成的,所以說小米的環(huán)形冷泵技術(shù)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被動散熱技術(shù)里面已經(jīng)算是頂尖的存在了。
屏幕
而屏幕正如傳言的一樣,小米 13Ultra 這次搭載了與華星光電聯(lián)合研發(fā)的一塊 2K LTPO OLED 屏幕,采用全新的 C7 發(fā)光體系,官方表示無論在可視角度、護眼模式、峰值亮度上都超越了三星 E6。
圖源:小米官網(wǎng)
屏幕全局亮度最高為 1300nit(13Pro 的 E6 為 1200nit),局部激發(fā)峰值亮度能夠達到驚人的 2600nit(13Pro 為 1900nit),直接翻倍。
圖源:小米官網(wǎng)
這次小米 13Ultra 的默認色彩模式為基于 CIE2015 色彩空間校準,解決了一直以來 OLED 屏幕最大的偏黃問題。同時小米 13Ultra 與蘋果 Studio Display 以及 Pro Display XDR 的色彩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相同的元素和照片在多設(shè)備間切換會呈現(xiàn)出一致的色彩,更加方便后期工作。
圖源:品玩 LU 攝
我第一次長時間使用華星光電的屏幕是在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上,那塊屏幕在當時的確不算頂級,但是 13Ultra 上這塊華星光電的整體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護眼方面華星光電的這塊屏幕支持 DC 調(diào)光,并且在亮度低于 80nit 的時候會啟用 1920Hz PWM 調(diào)光,看慣了 S23Ultra 的那塊屏幕在看 13Ultra 的,在被窩里玩手機的確舒服多了。
我們來看看令人驚喜的其他配置:
小米 13Ultra 原生支持連接兩個 5GHz Wi-Fi 熱點,分別支持 180MHz 和 80MHz 頻段。配合小米萬兆路由器最高可實現(xiàn) 4.3Gbps 的速率。
在雙卡雙通 2.5 模式下,小米實現(xiàn)了雙卡數(shù)據(jù)流量功能,配合上面提到的雙 5GHz Wi-Fi 功能,可以實現(xiàn)四網(wǎng)并發(fā)能力,當系統(tǒng)判斷用戶需要下載軟件等高數(shù)據(jù)量吞吐的情況可同時調(diào)用 4 網(wǎng)加速下載,而低延遲場景也可以實現(xiàn) 4 網(wǎng)競速,由系統(tǒng)自動調(diào)用最快的一路網(wǎng)絡(luò)。
Speedtest 測速 APP,注意右上角的信號 兩張 SIM 卡都有網(wǎng)絡(luò)連接符號 圖源:LU
13Ultra 還內(nèi)置了【極限續(xù)航模式】,當手機電量低于 1% 時自動觸發(fā),該模式下可額外增加 60 分鐘的待機時長,或通話 15 分鐘 / 掃碼 10 次 / 亮碼 50 次。并且首次在機身中搭載了澎湃 P2 智能快充芯片,之前小米的超大杯一直都是 67W 充電,澎湃 P2 的加入能夠讓 13Ultra 單電芯可以支持 90W 充電,滿足了 " 參數(shù)黨 " 的心理需求。
圖源:小米官網(wǎng)
最后,小米 13Ultra 首次支持了 USB3.2,接口傳輸速率高達 5Gbps,還支持最高 4K 60Hz 的 DP 視頻輸出。影像旗艦在照片傳輸速率上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USB3.2 的加入讓萬年 USB2.0 的小米在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有了質(zhì)的提升,并且 AR 眼鏡終于不需要投屏器就能在小米手機上用了,這點還是非常可喜可賀的。
圖源:小米官網(wǎng)影像
其余的部分都說完了,我們終于可以好好的聊聊影像部分。
作為小米的年度影像旗艦產(chǎn)品,13Ultra 可算是把能給的都給了。
并且這次的 13Ultra 終于不再是某枚鏡頭參數(shù)突出的 " 偏科生 ",而是 " 一機六鏡 " 的全焦段旗艦。這次小米對于鏡頭設(shè)計的靈感來源于徠卡相機的一支 " 怪鏡頭 " —— Leica Tri-Elmar-M 16-18-21 f/4 ASPH.,從參數(shù)上就能看出來,這是一枚定焦鏡頭,但怪的是它擁有 3 個焦段。這枚奇怪的鏡頭只能在 16mm、18mm 和 21mm 之間切換,無法平滑變焦。這樣設(shè)計的原因有兩個:
1. 兼容徠卡旁軸相機的黃斑對焦系統(tǒng)
2. 徠卡認為【變焦】的本質(zhì)就是在一支鏡頭里實現(xiàn)多支定焦鏡頭的功能
這是徠卡在膠片時代的做法,到了數(shù)碼時代,這種 " 怪鏡頭 " 演變成了高像素裁切。典型的例子就是徠卡 Q2,它搭載了一枚 4730 萬像素的傳感器,配備 28mm 廣角鏡頭。如果用戶需要,可以在菜單中設(shè)置 35mm、50mm、75mm 三個焦段的 " 數(shù)碼裁切 ",它不同于傳統(tǒng)相機的數(shù)碼變焦,而是給用戶規(guī)定了三個固定的焦段,這種做法與 Leica Tri-Elmar-M 16-18-21 f/4 ASPH 的體驗感十分相像。
在 35mm 焦段下,相機的分辨率超過 3000 萬;50mm 時降至 1500 萬;即便是 76mm 也有 660 萬像素,仍然可以滿足大畫幅的沖印需求。
13Ultra 搭載的 4 枚后置鏡頭焦段涵蓋了 12-120mm 焦段,通過 In-sensor-zoom 擴展焦距技術(shù),讓用戶在 46mm 和 240mm 都能過獲取畫面中央的 1250 萬像素實現(xiàn)無損變焦,也就是說在相機中即使拉到 10 倍變焦,小米也可以用那枚 5 倍的光學鏡頭實現(xiàn)非常高的成像質(zhì)量。
10 倍變焦的效果 圖源:品玩 LU 攝
主攝的 IMX989 從小米 12SUltra 用到了 13Ultra,但這次其他三枚傳感器的來頭可不小,都是 IMX858。這枚傳感器是目前從參數(shù)上全面向 IMX989 看齊的一款產(chǎn)品,這么做的好處就是讓小米 13Ultra 在變焦過程中自動測光以及白平衡可以保持高度一致,不會出現(xiàn)之前那種變焦過程中畫面發(fā)色有明顯的傾向改變的情況,在后期時能在調(diào)色上省下不少事兒。
圖源:品玩 LU 攝
大光圈也是 13Ultra 的重頭戲。稍微懂一點攝影的小伙伴肯定明白,在相同光線下,光圈越大你的快門速度也就越快。小米 13Ultra 的 4 枚后置鏡頭中有 3 枚的光圈超過了 f/2,所以在抓拍時都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
當然大光圈搭配一英寸傳感器的缺點我們之前也有過介紹,那就是在拍攝近景時主體旁邊的景色虛化的會非常嚴重,如果拍人像這樣無可厚非,但是偶爾要處理一些文檔的話,邊緣虛化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我以前的做法都是使用 2 倍裁切來拍攝,但 13Ultra 這次給出了不一樣的 " 答案 " ——可變光圈。
圖源:品玩 LU 攝
與華為手機不同的是,小米的可變光圈只做了 2 檔:f/1.9 和 f4.0。這樣 13Ultra 就可以兼顧大光圈的淺景深、高速快門,同時在近攝和長曝光等場景下也有之前無法做到的表現(xiàn)力。在 Auto 檔位下小米影像大腦會根據(jù)當前場景的照度以及距離自行判斷,當然如果你喜歡也可以在專業(yè)模式下手動切換。
圖源:品玩 LU 攝
上圖的 f/4 光圈整體排骨的邊緣都比較清晰,畫面的色彩也比較準確,而下圖 f/1.9 的圖片不僅畫面邊緣模糊,整體還有一點過曝的表現(xiàn)。
最后我們來聊聊配件。
在發(fā)布會之前,小米曝光了一個 13Ultra 上比較特殊的配件——小米攝影手柄。把它裝配上之后,你的小米 13Ultra 就更像是一個卡片機了。并且在搭配的保護殼上小米預(yù)留了 67mm 的轉(zhuǎn)接螺口,可以讓用戶自行搭配 ND 濾鏡、星光鏡等產(chǎn)品。
這個手柄與手機使用藍牙連接,由卡扣固定,鎖止后還是非常牢靠的。它的操作讓我想到了諾基亞 Lumia1020 上的那套攝影手柄,不同的是諾基亞采用的是 USB 接口連接,并且在手柄上附有四分之一螺口。
而小米無線攝影手柄的藍牙連接在變焦上多少還會出現(xiàn)一點延遲,沒有螺口在架設(shè)三腳架的時候還需要用卡夾固定機身,希望在 14Ultra 的無線手柄上可以改進這一問題。
但是不得不說,拿著裝配了攝影手柄的 13Ultra 上街拍照的確會迎來很多人的目光。我認為配上手柄的 13Ultra 可能才算是小米旗艦影像的 " 完全體 ",它的野心已經(jīng)不是超越其他手機廠商的影像旗艦,而是替代專業(yè)攝影師相機包中的那款輕便的備用機。
圖源:品玩 LU 攝
對于小米 13 系列來說,全系都搭載 8Gen2 的確是非常良心的一個做法,大大簡化了用戶在購買手機時的糾結(jié)程度。用戶不必再為了性能被迫選擇超大杯產(chǎn)品。
如果你喜歡一款輕便、高性能、能長時間握在手里的產(chǎn)品,小米 13 是目前安卓小屏旗艦中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款。
但凡對影像有一些要求,又恰好覺得 13 的屏幕太小看著不爽,那選小米 13Pro 準沒錯。
而如果你是個不折不扣的攝影愛好者,對手機的影像系統(tǒng)看的尤為重要,相信 13Ultra 的配置你一定無法拒絕。
小米 13 這一代的產(chǎn)品線定位清晰,分工明確,相信這一系列產(chǎn)品會在 2023 年的手機市場上掀起不小的波瀾,讓我們拭目以待。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9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
頭條 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