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中青網消息,在4月15日上午召開的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劉光慧,南京醫科大學的胡志斌,深圳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的顏寧,武漢大學的宋保亮,上海交通大學的樊春海5位50歲以下的科學家被選聘為新一屆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他們的研究領域涵蓋衰老和再生醫學、分子流行病學、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現有276名學部委員,其中兩院院士231名,50歲以下 5人,為今年新入選。學部委員中,年齡最大的100歲,年齡最小的44歲。
新增學部委員中,顏寧位列其中,其主要致力于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和鈣離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與病理意義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結構,為理解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及藥物開發提供了分子基礎。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官網更新信息顯示,顏寧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后,位列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部,同屬該學部的還有施一公、陳薇等學界大咖。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官網公布的2022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中,顏寧的專業領域為結構生物學,工作單位為深圳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
顏寧,1977年出生,1996至2000年在清華大學生物系攻讀本科,后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施一公教授,從事細胞凋亡研究,2004年12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2005年獲得由《科學》雜志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2007年10月,在普林斯頓完成博士后訓練后,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17年,顏寧受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2022年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顏寧宣布,即將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國協助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2022年12月10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揭牌。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出席活動并向顏寧頒發聘書。她獲聘為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
頭條 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