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已出現 8 次沙塵天氣過程,為近 10 年來最多。大范圍沙塵天氣何時結束?13 日下午,中央氣象臺、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多位專家進行了解讀。
(資料圖)
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4 月 9 日— 13 日,沙塵不僅影響我國西北地區、內蒙古、華北、東北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等地也遭遇了大范圍沙塵天氣。沙塵影響覆蓋 20 余個省 ( 市、區 ) ,影響面積超過 450 萬平方公里;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出現沙塵暴,內蒙古局地出現強沙塵暴。
13 日起,受新一股冷空氣影響,北方地區又自西向東出現大范圍沙塵天氣過程。14 日 6 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自 4 月 8 日以來,中央氣象臺已連續 7 天發布沙塵暴預警,內蒙古、北京等地部分地區沙塵日數已達 5 天。中央氣象臺預測,未來一周北方地區仍多沙塵天氣。
▎沙塵為何回流?
中央氣象臺環境氣象室主任張碧輝表示,今年以來沙塵天氣有兩個特點:一是出現時間早,首次出現沙塵天氣的日期為 1 月 12 日,比常年平均日期偏早了 32 天;二是沙塵天氣過程次數偏多,比常年同期偏多 2 次。
眼下,多地正經歷從 4 月 9 日開始的今年第二次沙塵暴過程。
" 此輪沙塵天氣對北京的影響主要從 10 日開始出現,之后雖然有改善,但隨著偏南風的影響,又出現浮塵天氣回流。" 張碧輝說。北方多地均受到沙塵回流的影響。
張碧輝分析,在這次沙塵天氣過程中,氣旋型低壓造成上游大風天氣,大風卷起沙塵往南輸送,但后部伴隨的冷高壓相對偏弱,導致沙塵向南的傳輸擴散沒有那么快。弱高壓影響過去之后,轉為偏南風輸送,于是沙塵到了長江附近后又往北回流,重新影響長江以北大部地區。
" 這次沙塵回流發生的區域偏南,沙塵到了長江以南地區后又回流影響到北京等北方地區,而以往沙塵回流多出現在東北地區。"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首席王新說,這次過程中偏西風也比較強,因此影響我國的時間比 3 月的那次強沙塵暴時間更長。
王新分析,從傳輸路徑上看,這次的沙塵天氣過程更加復雜,傳輸過程中有短暫間斷,然后再增強,還出現回流現象。衛星監測發現,今年 3 月內蒙古積雪面積為 23.9 萬平方公里,與 2022 年 3 月的 66.5 萬多平方公里積雪面積相比明顯偏小,積雪覆蓋日數也較過去 20 年顯著偏少,因此沙塵天氣過程載沙量較大。
▎近期沙塵天氣趨勢怎樣?
9 日開始的沙塵天氣影響還在持續,13 日開始,新一輪大風沙塵天氣過程來襲,與回流的沙塵疊加,使北方地區的揚沙或浮塵天氣進一步增強。
中央氣象臺預計,13 — 15 日,受冷空氣影響,北方地區仍多大風沙塵天氣。本周末京津冀、東北地區的沙塵天氣將減弱緩解,但西北地區、內蒙古等地仍維持黃沙漫天的狀態。18 — 21 日,又將有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地區,部分地區伴有 4 — 6 級偏北風和沙塵天氣,但范圍和強度均弱于目前的沙塵天氣過程。
"13 日下午,新一輪冷空氣來襲,這股新冷空氣在東移南下的過程中,將逐漸影響我國西北、華北地區,其攜帶的沙塵將會對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造成新一輪影響,所以北京地區 14 日全天還會受到上游沙塵傳輸的影響,預計 15 日沙塵逐漸減弱消散。" 張碧輝說。
張碧輝分析,目前正值春季,是沙塵天氣多發季節,未來一段時間,北方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仍然多沙塵天氣。
" 根據今年春季氣候條件預測,蒙古國和我國西北的主要沙源地降水處于偏少態勢,氣溫偏高,有利于沙塵活動。伴隨階段性的大風天氣,預計 4 月中下旬至 5 月,我國沙塵天氣的次數比常年同期略偏多。由于氣象條件變化的不確定性,具體過程預報將根據臨近大氣環流調整情況,及時更新發布預報。" 張碧輝說。
▎沙塵暴會不會消失?
" 近年來,我國的沙塵暴源區是有一些變化的,比如原來是沙塵暴源區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毛烏素沙漠,經過生態治理,幾乎不再發生沙塵暴。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是東亞沙塵暴的主要源區,其北部草原或高山草甸的退化近年來對東亞的沙塵暴也有貢獻。"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與環境氣象研究所 ( 碳中和監測與評估中心 ) 研究員周春紅說。
近些年來,我國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保護政策,使北方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周春紅介紹,衛星反演研究結果顯示,新疆北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已經被生物結皮覆蓋,生物保有量增加,每年春季起沙很少。毛烏素沙漠近年來因被植物覆蓋,幾乎不起沙。生態環境改善也使得渾善達克沙地和科爾沁沙地的初等結皮生物逐漸恢復,使這些沙塵源區的有效起沙面積減少。
" 沙塵暴的發生是多個因素影響的結果。近幾年沙塵暴天氣增加,也受天氣、氣候的變化等多因素影響,沙塵暴的源區變化是緩慢的,天氣氣候條件變化大,所以相對來說,每年沙塵暴天氣發生頻率會發生變化。" 周春紅說。
沙塵暴會不會消失?專家表示,沙漠沙地是不會消失的,這意味著沙源條件一直存在。沙塵暴很難避免,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就可能發生。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 藍藍天工作室)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