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丹頂鶴繁殖棲息地和最大的丹頂鶴人工繁育種群再野化基地。現在正值丹頂鶴的繁育期,近日一對散養鶴夫婦生下了它們的鶴寶寶,這也是今年春天扎龍迎來的第一只破殼的雛鶴。
(相關資料圖)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 徐惠:這個小鶴剛把蛋殼啄出來一個眼兒,它還需要挺長時間才能把蛋殼完全破開,出殼最少要24小時。環志“L158”這只鶴是年年產卵最早的,小鶴出來也是最早的。
每年從三月份開始,丹頂鶴就陸續進入繁育期,每對丹頂鶴一般會產下兩枚卵,到小鶴破殼,鶴媽鶴爸要在巢區輪流孵化大約33天。丹頂鶴是警惕性極高的鶴類,一般人類很難靠近,尤其是進入繁育期更是敏感,小鶴破殼的珍貴畫面是徐惠巡護時很幸運拍到的。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 徐惠:小鶴剛生下來的時候,跟小雞仔一個顏色,是它的一種保護色,跟蘆葦顏色是相近的,不細看看不出來這有小鶴。
不過可惜的是,經過觀察,這對丹頂鶴產下兩枚卵,只有一只鶴寶寶順利出生。
雛鶴成長“危機四伏” 工作人員默默守護
在野外出生的小丹頂鶴要面臨諸多的挑戰,即便能順利破殼,也不是每一只小鶴都能健康長大。在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會有15對左右的人工散養丹頂鶴進行繁殖,產下的30枚卵最終能成活的只有10到15只。
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逐步壯大野生丹頂鶴種群,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40多年探索,形成了“散養鶴繁育”和“放飛逃逸”兩種人工繁育鶴的野化路徑,環志編號為L158這樣在濕地里散養的丹頂鶴,就是通過人工繁育到野化放歸之間的“過渡種群”,這次出生的小鶴,會由鶴媽鶴爸撫育長大,直接完成野化過程。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 徐惠:小鶴頭一個月就是以肉食為主,水里這些蟲子、小魚、小蝦,過一個月后它就雜食,什么都吃了。
進入繁殖期的丹頂鶴有很強的領地意識,而且它們選擇巢區的時候也很講究,不僅要在蘆葦沼澤里筑巢,最關鍵的一點還要有水面,因為小鶴出生24小時后必須先喝水,然后才能進食。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 徐惠:這對大鶴一年就教會小鶴捕魚、飛翔,等來年開春,在大鶴重新交配、繁殖下蛋之前,把這些亞成體小鶴趕走,這些亞成體小鶴聚到一起,它們在野外生存,等野生鶴來了,到時候跟野生鶴遷徙走。
想要恢復壯大野生丹頂鶴種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野外生長的雛鶴成活率很低,以保護區為例,每年會有15對左右的人工散養丹頂鶴進行繁殖,產下的30枚卵最終能成活的只有10到15只,而野生丹頂鶴的雛鶴成活率更低,僅有10%—30%。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 徐惠:野外繁育的丹頂鶴,即使孵化成功了,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小鶴會飛翔、獨立捕食之前,會有比如身體弱,或者是各種干擾、天敵等不確定因素,所以我們會加大力度巡視、監測,保證小鶴在野外順利成長。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