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市場上,有這樣一個群體:不熟悉直播快招云面試,找工作往往依賴熟人介紹;勞動意愿很強烈,但是因為年紀大,找工作只能圍著 " 吉祥三保 " ——保安、保姆、保潔轉。
(相關資料圖)
萬物復蘇之際,也迎來用人求職高峰。在務工輸入地大省廣東,半月談記者跟隨幾名大齡求職者 " 走街串巷 " 后發現,年齡限制、技能單一以及精神體力、安全考量,成為大齡務工者就業的幾道坎。與此同時,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努力推動下,更多適合大齡務工者的崗位得到開發,大齡務工者的勞動權益和勞動價值得到保障和體現。
" 年輕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大齡人員的求職需求逐漸上升??墒?,保安、保潔、保姆成了大齡勞動者的限定選擇。
51 歲的廣州人陳姨是一位保姆。早上她來到雇主家,兩個小時做好一桌菜。中午回家時路過招聘會,她順便逛了逛,為的是找一份下午干的活。" 多賺一點錢。煮飯,年齡不是問題。" 她說," 手藝越好越吃香,搶著要的。"
比起陳姨,53 歲的老方就沒有那么幸運。網上投過十幾份簡歷都打了水漂,線下招聘會也屢屢碰壁。他加入社區求職微信群,但是只年齡一項就被卡住了。
不久前,終于有個司機崗位適合,好不容易進了面試三選一,老方輸給了更年輕的候選者。" 沒有特殊才能,超過 45 歲都沒人看你。" 老方說," 招人的怕你精力不夠,身體不好,出了問題更難辦。"
58 歲的楊庭錫在東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里工作 丁樂 / 攝
壓力山大的還有 47 歲的老胡。一身黑夾克、西褲,讓他頭上透出的白發更顯眼。他踱步在一個地鐵口前的招聘會上,仰頭細細地看招聘啟事?;畈簧佟獦I務員、推銷員、司機 …… 但自己符合要求的不多,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
大專畢業的他從湖南來到廣東,十幾年來做過物業公司的工程技工,上一份管理員兼電工的工作做了六七年。今年他去過幾場線下招聘會,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權衡再三,老胡決定還是先做保安,近期就試用上崗。" 我有電工證,干回老本行有點優勢。" 他說," 年齡一大,有份工就不錯了。"
" 老來也香 " 有竅門
不僅城市社區、人力市場的招聘會讓大齡求職者碰壁,半月談記者在珠三角制造基地走訪時,看到很多工廠門口都在顯眼的位置打出招聘廣告,往往只有一個限制條件:40 歲以下。
半月談記者在東莞卻遇到這樣一家制造企業,并未對年齡 " 一刀切 ",有的大齡勞動者四五十歲才進廠,有的甚至是返聘的退休老員工。
東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經理郭琴說:" 拼技術嘛,做得越久技術越嫻熟,閉著眼睛都能做,老花眼戴上眼鏡就不成問題了!"51 歲的她自己也是返聘人員。
來自貴州凱里農村的楊庭錫今年已經 58 歲,在車間負責開切粒機。從檢查切粒機各部件是否清掃干凈、有無余料開始,老楊倒入材料后就開始關注切粒機轉速,直到最后出粒后整理和清掃。這些操作都是他進公司后學的,而現在他也帶著徒弟手把手地教。
車間班組長江新照說,盡管老楊 45 歲時才開始學習操作機器,但熟練后一樣完成得很好,收入不比年輕人少。有很多像他這樣的高齡工態度認真、愿意學習,公司也愿意栽培他們走上技術崗位,有更高的收入。
郭琴說,企業深耕新材料領域,研發和制造都走在行業前列。企業會根據個人的能力水平和意愿再細化學習培訓方案,分配合適的師傅帶徒。" 老員工是企業的一寶,用得好能量大著呢!"
憑借技能拆除就業年齡門檻
44 歲的劉英華失業后一直很迷茫。偶然得知所住街道對失業人員提供免費培訓,她經過學習成為一名月嫂。" 有了專業的技能,我現在對生活又充滿信心。"
近年來,廣東傾心打造為勞動者筑基賦能的區域培訓特色品牌,依托 " 粵菜師傅 "" 廣東技工 "" 南粵家政 "3 項工程,全省累計培訓 906 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 304 萬人次。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3 項工程不是簡單培訓廚師、技工和保姆,而是著眼于人力資源開發,打通勞動力要素向人力資本轉變的關鍵環節,讓廣大勞動者能夠依靠技能穩定就業、扎實創業。
2022 年 11 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 " 尊重大齡農民工就業需求和企業用工需要 "" 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清退 " 等。大齡農民工就業正在迎來強政策支持。
一方面是增強勞動者就業權益保護,推動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另一方面,是以技能為媒,從提高勞動者素質入手,為普通勞動者尤其是大齡勞動者 " 謀一份好工作 "。
這個春天,廣東各地開展 " 春風行動 " 暨就業援助月活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活動全面鋪開,深入挖掘一批本地特色產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賑以及城鄉基層服務管理項目崗位,吸引農村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積極參與。
從事藍領工人招聘工作的廣東快招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闞建波說:" 傳統招聘方式仍然是大齡勞動者的主要求職渠道,作為人力資源中介機構,一方面要更深入企業了解工作崗位情況,甄別甚至協助企業開拓適合大齡勞動者的工作崗位,提高大齡勞動者對接崗位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要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例如工作不合適的時候,中介機構能夠將他們接回,快速再推薦就業,或者進行一定培訓,幫助他們提升技能后穩定工作。"
來源:半月談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9
頭條 23-04-08
頭條 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