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李雪琪】清明時節微雨,但卻無阻香港市民出游、祭掃。在香港各個墓地,前去祭拜的民眾與疫情期間相比明顯增多。有市民表示,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今年準備了近千港元祭品,且有居住外國多年的親人回來,旨在彌補疫情3年都未前往拜祭的遺憾。也有市民表示,清明正日前拜祭先祖是家中一直延續的習俗,去年因疫情嚴峻未前來祭祖,今年終于得以恢復。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6日報道,5日早上9時30分,地鐵站公共交通交匯處已有數十名市民打車前往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現場有五六名工作人員疏導人流。有市民因在場等候家人在隊伍中造成小部分人群聚集,不過巴士班次較密,10分鐘左右即可上車。
市民吳女士認為,今年祭品價格上升,自己和家人分別花費了200至300港元,以心意為主,家庭重視“孝”,即使當天下起小雨仍要前往。在鉆石山墓地拜祭的市民陳女士也表示,燒臘是廣東人清明過節的傳統,今年須提前至少一周預訂。她反映售價較往年略貴,熟食一共花費近300港元,半只燒鴨價錢近90港元。陳女士說,她和家人于2021年拜山掃墓,而2022年則因疫情未有前往,今年較以往準備了更多祭品,花費近800港元。她認為價格并不算夸張,“過節總是要買的,家中老人家重視”。
時隔近三年后,香港與內地今年初恢復通關,許多港人忙趁著假期回鄉祭掃。不少人久未歸鄉,心情分外激動。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5日截至21時,香港當日出入境人次超過59萬,其中出境人次約36萬。多個粵港出入境口岸人流增多,過關閘口排起了長龍。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有人等待超過一個小時才能登上大橋穿梭巴士。但這也不能阻礙港人的出行。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廣大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等返鄉掃墓的需求,廣東多地也提前展開部署,例如深圳有跨境巴士推出了清明節掃墓專線,方便香港居民返鄉祭掃。
清明假期祭掃及出行的增多也是香港經濟復蘇的一個跡象。據香港中通社報道,渣打銀行6日發表的報告提到,中國內地自去年底重新開放后,今年經濟開局良好,與香港的重新開放一同帶動香港商業信心明顯改善。內地旅客迅速重臨香港,也令香港特區政府在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保持逆周期的財政立場,繼續向市民派發消費券及提供其他補助。
該報告將香港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預測由原來的3.2%上調至3.6%,稱中國內地短期前景改善將提振香港經濟。渣打預期香港的通脹上升壓力保持溫和,今年通脹預測為2.3%,這已考慮了工資增加、外出用膳價格上升等因素。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