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杭瑩 胡彥
" ‘灣區標準’是首次在發布會上介紹,以清單形式公布,屬非強制性標準。"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張文獻表示。
(資料圖)
4 月 6 日,廣東召開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聞發布會。" 粵港澳共推‘灣區標準’ " 作為 20 個典型案例之一在會上宣布。據張文獻介紹," 灣區標準 " 是指經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方共商確認的,在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實施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等各類標準的集合。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 灣區標準 " 有兩種生成方式:一是制定形成,在大灣區沒有統一或互認標準的,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制定,經確認后納入 " 灣區標準 " 清單。二是采信形成,對已有且適宜在大灣區實施的標準,經確認后納入 " 灣區標準 " 清單。
可以說,打造全領域的 " 灣區標準 ",是推進 " 灣區通 " 工程的重要載體,是推動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目前已有 628 家企業事業機構參與研制, 涵蓋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教育醫療、跨境電商等 25 個領域 110 項 " 灣區標準 ",聲明使用單位共 748 家,其中港澳 169 家。
張文獻表示," 灣區標準 " 將從三個方面對大灣區融合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具體來看:
一是將大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三地共建共用共享 " 灣區標準 ",用標準這個世界通用語言,推進規則對接、機制銜接,以標準的 " 軟聯通 " 推動實現大灣區的互聯互通。
二是有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將大灣區重要科技創新成果融入 " 灣區標準 ",推動科技、標準、產業協同發展,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三是積極賦能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生活圈。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以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的 " 灣區標準 ",提升大灣區產品、服務、工程、環境質量,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生活圈,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撐。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樊美玲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