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美好的事物,正常的人啊,又有哪位不喜歡和不希望其能夠長長久久地存在呢?因為所有的美好,均讓我們覺得美好,讓我們心身愉悅,讓我們的日子別有情味,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來人間走一遭,確實是真正的好,是真正的值得!
奇山、異水,藍天、白云,陽光、雨露,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彩虹、蜃樓,流星、海潮,等等,這些大自然的獨特呈現,地造天設,鬼斧神工,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但于人類而言,它們又是那樣的可遇而不可求。我們當然希望其長久地存在,但它們多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能讓我們分享多久、擁有多久,主要是看我們運氣是好是壞、機緣是多是少。于是乎,我們更多的是通過尊重自然、順其自然、擁抱自然、利用自然,去乘時乘勢,順風順水,隨機而變,隨遇而安,盡最大可能地與之友好相處,盡最大量地享用著其對我們的美麗饋贈。
(資料圖)
但人間的各種表現,譬如,棒棒的身體、火紅的事業、幸福的家庭、和諧的群體、和睦的親情、純真的友誼、純潔的愛戀,等等,它們給人的感覺卻是別樣的美好。這些美好,來自向好向善向上向美之人的主動,它們同樣美麗著人間,溫暖著人間,滋潤著人間,激勵著人間。它們的有與無、多與少、長與短,則完全取決于我們自身的想法與態度。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看我們在這些美好的對待中善不善于去 " 留白 "。注意了,善于了,這些美好就能長長久久地環繞在我們身邊,并帶給我們心中的想要;若不注意,不善于,這些美好要么呼之不應、求之不得,要么出現了也會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給當事的人兒這樣那樣的遺憾。
" 留白 ",本是一種藝術意境的營造,意在于空白中給人以想象,并帶來心理上和視覺上的審美效果。在藝術的呈現中,創作者通過恰當的 " 留白 " 運用,來起到或 " 無畫處卻有妙境 ",或 " 言有盡而意無窮 ",或 " 此處無物勝有物 ",或 " 此時無聲勝有聲 " 等奇妙效果。繪畫,不是滿紙潑墨和著色,而是常用 " 留白 " 來表達以無勝有、以少勝多。書法,不是密密麻麻,而是常用 " 留白 " 來展現文字的點劃形態之美、結構空間之美和風格神態之美。雕刻,不是一味狂鑿,而是常用點線面的 " 留白 " 來表達一種古樸厚重與飄逸靈動的兼得。攝影,不是 " 進入鏡頭就是景 ",而是常用 " 留白 " 將畫面中那些干擾因素、多余成分予以剔除,使要關注的對象更加突出與醒目。譜曲,不是簡單的跌宕起伏,而是常用 " 留白 " 來表示旋律流轉的當止則止與恰到好處。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題材的創作,也常用 " 留白 " 來體現不說多余話的精當與意蘊。" 留白 " 藝術運用得好的文藝作品,總能給人以美的想象,留下留白不空、留白不白的絲絲遐思,讓人回味疊出、韻味流長。歷史上留下的那些經典作品,多半都是高超的 " 留白 " 之作。
由文藝作品 " 留白 " 手法的運用,人們也便想到了生活的藝術和人生的打理。其實,人們生活質量的體現,人類美好意境的創造,從來就是靠我們主動去創設的。有了人間的美好,平淡的日子便會開出花,平凡的煙火也會釀出酒,普通的表現就仿佛成了畫,瑣碎的故事也會猶如詩,別有一番聲色和韻味。一個人要活出個有情有義、有模有樣、有板有眼、有名有利、有頭有臉,并讓這些美好之 " 有 " 長長久久,都不可忘記 " 留白 " 藝術的運用。那些睿智之人不僅如此,還常常把 " 留白 " 方法用到了恰如其分,把弄到爐火純青。
譬如,棒棒的身體要永葆,需要 " 留白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好好的身體才會擁有所要的一切。沒有好的身體,一切都無從談起。正如有人說的:健康好比數字 1,事業、地位、錢財等外在之物都是 0;有了 1,后面的 0 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沒有 1,則一切皆無。但棒棒身體的養就,不能胡吃海喝,無所禁忌;不能只知勞作,不知休息:不能只講運動,不講適度;不能讓所住的空間密不透風,與世隔絕;不能由著性子,喜怒無常。只有注意了身體健康的基本法則,注意了規律的作息,注意了科學的鍛煉和餐飲,注意了積極心態的保持,也就注意了對物的需求的適可而止、對生活節奏的張弛兼用、對情緒把持的游刃有余,進而便有了身體的 " 留白 "。
譬如,火紅的事業要常有,需要 " 留白 "。 因為有事業,人才活得有價值;事業越紅火,人的價值也就越大。但事業從來不是單打獨斗出來的,它講究的是 " 眾人拾柴火焰高 " 和天時、地利、人和的齊備。而要獲得成事條件的齊備,贏得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幫助與配合,就一定要在積極因素的調動上,在權益的參與上,在喜悅的分享上,在利益的分配上,注意 " 留白 ",用好 " 留白 ",做到權不濫用,勢不盡用,功不獨占,名不獨圖,利不獨得,食不獨吞,福不獨享,讓所有的支持者、參與者和見證者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各有其份,都有相應的存在感、成就感、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譬如,幸福的家庭要常在,需要 " 留白 "。幸福的家庭,是我們歇息的港灣,是我們甜蜜的歸宿,是我們心靈的守望,是我們精神的依靠,永遠給我們以前行的源泉和動力。但它不在名車豪宅,不在富麗堂皇,不在大富大貴,不在驚喜不斷,不在比富斗闊,而是家中的所有成員不爭輸贏,不講勝負,不分高低,互相接納,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互幫互助,互敬互愛,歡聲笑語,和睦溫馨。幸福家庭的構建,很講究 " 留白 ",需要我們用愛去精心編織和料理,做到大事商量著,小事原諒著,一起過日子,互相珍惜著,爭吵不冷戰,說笑不翻臉,和顏又悅色,再難不抱怨,再苦不發火,再累不指責。
譬如,和諧的群體要保持,需要 " 留白 "。俗話說:"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 "。群體需要個體的支撐,個體也只有在群體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感覺,并讓自己的有限得到最大的擴張與彰顯。和諧的群體,具有親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讓群員們具有滿滿的力量感、歸屬感和舒暢感。但和諧群體的形成與保持,需要群員們在個人利益的追求上、在個性化的張揚上、在獨特性的主張上,要注意適當的 " 留白 " 和求同存異,尤其不能只強調自我,搞自我中心、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和斤斤計較,而是要以集體的利益為利益,以共同的目標為目標,以大家的意志為意志,團結協作、齊心齊力,互相欣賞,互相賦能,互相成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譬如,和睦的親情要維持,需要 " 留白 "。親情,是不論條件,不論窮富,不論強弱,不論優劣,甚至是不論善惡,不論美丑,而是因為 " 打斷骨頭連著筋 " 的血緣關系而具備的互相牽掛的特殊感情。和睦的親情,猶如蜜糖給人甜,猶如燈光照人行,猶如太陽添人暖,猶如甘泉解人渴,但它不是情緒的垃圾場,不是有恃無恐的避難所,不是一切都應該得以滿足的萬能器。它的存在,需要處在親情中的當事人互相 " 留白 ",考慮親人的實情、照顧親人的尊嚴、體諒親人的感受。不能以太親了為簡單理由,一有不合,就可毫無顧忌,針鋒相對,橫蠻無禮,亂發脾氣,甚至是嘶吼咆哮,惡語相向。
譬如,純真的友誼要延續,需要 " 留白 "。友誼,是由于相互喜愛、相互響應、相互合作、相互調和而形成的利益最大化、代價最小化的親密人際關系,是人獲取自身發展的重要方式與渠道。純真的友誼,不僅互相分享著幸福與快樂,而且相互分擔著苦痛與憂愁,既能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但這種關系要長久地維系,卻很有 " 留白 " 的講究:之間的互動,既不能太濃太烈,又不能太淡太清;既要懂得,又不能瞎猜;既要理解,又不能干涉;既要有建議,又不能隨便包辦;既要有關心,又不能常掛嘴上。最好的狀態,就是未經對方苦,不做對方師,有深深的關切但不逾矩,有常常的問候但不嘮叨,有淺淺的歡喜但不冷漠,有淡淡地相知但不缺關心,有不時地互動但不過于親密。
譬如,純潔的愛戀要長久,需要 " 留白 "。純潔的戀人之愛,三觀相同、靈魂相吸,既有彼此的欣賞、彼此的傾慕和彼此的懂得,又有彼此的分擔、彼此的遷就和彼此的滿足,既對對方什么都介意,又對對方什么都原諒。但這種美好的狀態要持久生香,很需要 " 留白 " 的藝術。正如有人說到的,花半開最美,情留白最濃。要給彼此一個合適的空間,留出一些恰當的距離,讓對方覺得不壓迫、不擁擠、不窒息,相處不累,久處不厭,靈魂具有呼吸的自如、言行具有揮灑的自由。要有起碼的信任和尊重,只要不違背彼此的忠貞約定,就要給對方以充分的余地,滿足對方內心的真實需要,接受對方的一切,包括缺點與不足。尤其是不要隨便心生懷疑,什么事情都要 " 打破砂鍋問到底 "" 尋根究底不剎車 ",讓人沒有喘氣的時機。
看來,在人生的打理中,要把所遇的美好延續好,確實不可忽略 " 留白 " 的運用,而且越高級越有品質的人生,越要懂得 " 留白 "。只是它考量著人的智慧,彰顯著人的胸懷,檢驗著人的格局,體現著人的境界。它要求我們,始終明白 "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和 " 話不說盡有余地,事不做盡有余路,勢不用盡有余力,福不享盡有余德 " 的道理;始終記得 "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和 "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 等人際互動法則;始終提醒自己要心中有愛,眼中有人,懂得尊重,不猜人心,不揭人短,不議人非,不咄咄逼人;始終擁有對生活情趣和生命格調的追求,并為之付出應有的努力;始終注意做人分寸的把控,堅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終向大海學習,容納百川,看得慣世界的形形色色,容得下人間的萬千種種,尤其要能裝得下別人的過失和過錯。
" 留白 ",不僅只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手法,它更是一種生活的美學,應該成為我們主動學習與領悟的學問。誰注意了 " 留白 ",懂得了 " 留白 ",用好了 " 留白 ",誰就給自己、給他人、給生命、給心靈留下了美的空間和流長的韻味,拿準了做人的藝術,讀懂了人間美好長久留存的真諦,并將長期收獲和享用著各種美好,過上有品質的人生。
(原載于《文藝生活》2023 年第 3 期)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5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
頭條 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