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編輯 | 烏蠅歌
小風小浪原創出品
(資料圖片)
奇怪了,那么多人盤點 90 年代女神,怎么沒人把徐帆算進去啊?
徐姐年輕時,要樣有樣,要個兒有個兒。
還特別會起膩,發起嗲來,半個西門町的臺妹都得毛腰喊祖師奶奶的水平。
徐老師內外兼修,出口成章:
我們家是男的,我們不吃虧。
你要是愿意讓他占便宜就占吧。
嗐,問題就出在這兒了。
張口就是這套裹小腦理論,把她的女性魅力全遮蓋了。
再長的腿,再黑的絲兒也救不回來的那種。
畢竟女人啊,只有不拿男人當回事的時候,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時候。
徐姐演過的最洋氣、漂亮、颯的女主,就是這種有自信,不巴結男人的女人。
《不見不散》里的李清。
帆姐在里面,換了十幾套衣服。
西裝、長裙、熱褲、小吊帶、真絲旗袍 ……
樣式、類別應有盡有,整體主打一個經典簡約風。
又利索又大方,還倍兒有女人味。
徐帆演這片時,剛 30 出頭。
跟馮小剛談了好幾年了,但男的還沒離婚,她還只是準馮徐氏。
我個人覺得這是她最漂亮的時候,比她二十來歲時還好看。
對比下帆姐 20 來歲時演的《大撒把》時的樣子。
也是京圈的時髦都市片,徐姐那會兒還是徐妹,就冒犯地喊一句帆子吧,在片兒里,也大換時興衣裳。
人設是已婚少婦,特意燙了大波浪,專往成熟里打扮。
但還是能看出來很年輕。
她不是那種濃眉大眼的艷麗掛美女,五官挺淡的。
窄臉,吊梢眼,眉毛是八點二十的。
蘋果肌肉嘟嘟的,有點沒長開似的。
淡顏美女,更需要氛圍感加持。
氛圍感=妝發 + 氣質 + 濾鏡,占比各三分之一。
妝發和濾鏡都好辦,花錢就能找人干。
唯有氣質最難弄。
《大撒把》里演的是個傳統望夫女。
結婚三個月老公就出國了,一個人留在北京,苦等楓葉國的簽證和老公的信。
簽證永遠辦不下來,老公出了國就失聯,人和都沒影兒了。
她沒了主心骨,孤魂野鬼似的,在灰撲撲的京城里飄啊蕩。
也不知道她職業是啥,除了在家等丈夫來信兒還干啥,反正就是飄啊蕩啊的。
幸好撞見了葛優演的男主,霜打的茄子又支棱起來,終于有了新盼頭。
你不能說她不美。
那是 1992 年,能穿上意大利手工定制女裝,燙大波浪的長腿姐姐,怎么都是能在小紅書開號的超時髦女郎了。
但就是有點沒勁。
馮小剛是這片的編劇,寫這個京圈版思婦時,還不認識徐帆。
徐帆在電影里缺的勁頭,都跑馮編劇這兒來了。
《大撒把》拍完后,馮小剛去看成片,還在他北京猿人式鼻孔里插大蔥,跟導演裝相說:電影還行,就是你找的女主長一般。
不成想女主帆子就站他后邊,全聽進去了。
一段世紀末的曠世絕戀,就此開始。
徐帆后來寫過一篇文章,分享她跟北京猿剛的幾則熱戀期故事。
題為《嫁狗隨狗》。
文如其題,里面都是馮小剛在劇組啊,機場啊,民政局啊,各種公共場合,跟她發狗脾氣。
罵她是豬;嫌她買的飯不對口兒;帶著劉震云登機,把她一個人丟在首都機場安檢口,讓她開門謝罪什么的。
但最后,徐老師一定都用她的宰相肚,包含了她筆下那個 " 狗東西 "。
插播這一段,倒不想續接上回,再說徐老師如何大婆得道。
雖然她文里的確有這種原句:
「其實我也很懷念以前的舊時代,那時候的女人嫁了人之后都隨丈夫的姓,一聽就能知道是誰家的媳婦。
去年曾有一度興起個性車牌,當時我想,如果我要是上車牌的話,我一定在我的車牌前加上 fxs 三個字母,意思就是 " 馮徐氏 "。」
今天著重夸徐帆的美,不嘲馮徐氏。
旁人笑她裹小腦,她笑旁人看不穿。
徐帆確實趕上了京圈的好日子,跟著拍了馮小剛最叫好的幾部片。
馮小剛從京圈腿子逐漸變成京圈大佬,她也夫貴妻榮,入主中宮,求仁得仁。
美不滋兒地自封馮徐氏,其實也挺敞亮,都是心里話。
得了便宜不賣乖,其實比那些又要傍大佬拿資源、撈好處,又滿口 " 獨立女性宣言 " 的女明星,更敢作敢當。
唯一可惜的是,京圈拍不出真正有靈魂的女人,徐帆的角色多歸多,但經典程度有限。
還不如她在電視劇里演過的幾個惡女。
所謂沒勁、沒勁,沒的就是才不嫁狗隨狗,我自己去當條狗的勁。
《不見不散》里的李清之所以迷人,就因為這是她少有的不圍著男人轉的角色。
跟她當時的年紀也合適。
身體和臉依然飽滿,但褪去了清澈和愚蠢。
眉毛還是八點二十的,不過下面的吊梢眼耷拉了點兒,里面閃出一種總在審視和看穿的眼神。
葛優演的還是傳統京圈男主,從天靈蓋一路打滑到腳底板,吊兒郎當,老沒正經。
正事就是溜嘴皮、耍滑頭,捎帶手追追女人,混混日子。
在別的電影里,上下嘴皮一哆嗦,就把徐帆、劉蓓,各種長腿颯蜜,迷得死心塌地。
到了《不見不散》里就不管用了。
從喜馬拉雅侃到阿爾卑斯,也侃不暈徐帆。
葛優那種京油子,她是看不上眼兒的。
她的人生目標不是跟男人逗悶子,而是養家糊口,扎根美國,過上好日子。
為了實現小目標,什么臟活累活都干。
當保姆、看房子、擦玻璃、刷盤子、開花店、教中文 ……
憑借中國女人特有的生猛抗造,到美國三年,一年一個臺階。
馮小剛還不是馮大佬的時候,竟然拍過這么招女人喜歡的女人。
剛到美國,除了哈嘍啊,密西吧,什么外語都不會。
幫有錢人看房子,換了個住處。
房子足有好幾畝,隨便一個燈罩、桌布,都比她全副身家還貴。
孤零零縮在不屬于她的大莊園里,一個比攝影棚還寬敞的地方,沒有一塊磚屬于她。
鯊魚夾挽起半長不長的頭發,幾縷碎發由額前散下。
六分孤單,三分疲憊。
像最近留長了頭發的我,加了三天三夜的班,思考越勤奮越貧困的人生命題。
她穿著好普通的一身衣服。
白 T 恤外罩件棉布格子衫,下面一條緊身水洗布長褲。
不要錢的月光灑在她身上,配上她漂亮的硬骨頭,雖然難過,卻并不脆弱似的。
莊園被打劫,徹底沒地兒住了。
換了身利落打扮,投奔朋友。
牛仔短褲配短款圓領 T 恤,背只降落傘布材質的小雙肩包,肩帶拉長到腰間。
晚上冷了,再披件藏藍夾克。
葛優好心勸她美國不好混,回國踏實待著,才是正道。
機場告別,再偶遇已是一年后。
徐帆沒認輸。轉身又找了幾份工。
靠在 4S 店里擦玻璃掃廁所,在餐館刷盤子,也在這城市立了足。
穿吊帶衫熱褲,開二手甲殼蟲,賺著汗珠子換的時薪,儼然一個加州辣妹了。
再后來,穿一身亞麻長裙,在自己的花店里插話。
或者換身圓領襯衫配黑色西裝,在小黑板前,教移民二代學北京話。
或文藝森系,或職場系,什么工種配什么穿搭。
一個滿腔熱忱搞錢搞事業的女人,一定也是愛美、愛打扮的女人。
最華貴的一身,是這套真絲面料的珍珠白旗袍。
此時她已經在美國待了好幾年。時間是老移民葛優的零頭,卻比他混得好得多。
隆重打扮一番,是為了跟葛優口中的新女友宣戰沒錯,其實又何嘗不是向觀眾宣布,她從落魄的小保姆,已經升級成不愁吃穿,有閑情打扮的當地人。
就靠自己一雙手。
雖然結尾還是落入俗套大團圓,和葛優幾次分手,又幾次和好,最終夫妻雙雙把京還。
但你可以相信,這個永遠梗著脖子的中國女人,在葛優下一次油嘴滑舌招她煩的時候,她還是有底氣,轉身開著她的敞篷小車,說走就走。
徐帆最美的一個角色,不只美在她的長腿細腰,更是美在了這身硬骨頭里。
只可惜當馮小剛變成馮大佬,再沒拍出過這種女人。
徐帆也就此滑入 " 馮徐氏 " 的沒勁故事里。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3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
頭條 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