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云南省巧家縣融媒體中心發布《關于加強臟車出入城綜合治理的通告》。《通告》指出,車身外表有明顯污跡、灰塵或泥土,車頂有積塵的,輪胎、擋板、底盤沾帶泥土的,均不得在巧家縣城區道路上行駛,違反通告情形的車輛將由相關職能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3 月 31 日,該縣城管局工作人員回應稱,一直有這個規定,為了空氣質量管控,以勸導為主,處罰不是目的。該工作人員還稱,不讓車上有泥點是為了出于城市形象的考慮。
禁止臟車出入城,巧家縣的一紙通告引發網絡熱議。有網友稱 " 吃飽了撐的 ",有網友表示 " 車臟了沒事,心臟了就不好了 ",此外還有網友指出 " 如果免費洗車,我覺得無可厚非,要是收費的話,那就引人深思了 "。總體而言,對于巧家縣的新通告,輿論場上鮮有贊同之聲。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讓市容更加干凈、整潔和文明,恐怕沒有居民不樂意的。但巧家縣的做法之所以在輿論場上招致一片批評指責,屬實怪不得民眾挑剔,而是政策本身不接地氣、太過隨意。
其一,政策本身有些過于苛刻。對車輛號牌被塵土遮擋無法辨識或者存在 " 拋、冒、滴、漏、撒、揚 " 的車輛責令清洗,這無可厚非。但要求出入城車輛干凈到輪胎、擋板、底盤都不能沾帶泥土,則有點矯枉過正。為了創衛創文,竟然容不下車輛存在一丁點泥沙,這樣的城市潔癖太過于荒謬。
其二," 臟 " 的標準是什么?什么程度算是 " 有明顯污跡、灰塵或泥土 "?通告中存在語焉不詳的地方。這樣的模糊空間不僅讓有出入城需求的駕駛員感到無所適從,也給執法人員帶來困惑。如果違規行為全靠執法者的主觀臆斷,無疑是給執法糾紛埋下了巨大隱患。
其三,對車上的泥點錙銖必較、大動干戈,難免會讓人擔心巧家縣的創衛和創文工作可能會出現本末倒置、抓小放大的情況。說到底,車上的泥土不會平白無故出現,究竟是泥濘路面較多還是空氣中的沙塵本就不少,恐怕比單純要求洗車更值得細究。
其實早在 2020 年底,巧家縣就發過一模一樣的公告,同樣是為了防治城區揚塵污染,同樣將矛頭對準了所謂的 " 臟車 "。值得深思的是,為何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道路揚塵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真的都怪不愛干凈的車主太多了嗎?想通了這些問題,或許就不會讓不切實際、不接地氣的一紙禁令引發輿論冷嘲熱諷了。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1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
頭條 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