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相關資料圖)
" 姑婆,我們來了。" 每周五中午,一群身穿綠白相間 T 恤的志愿者都會準時來到廣州天河區天河南街的某棟居民樓內,探望 104 歲高齡的黃婆婆。做一頓 " 愛心午餐 ",道一聲 " 溫暖問候 ",聽一首 " 感動粵曲 "。這樣的服務連續堅持了十年,他們的足跡遍布廣州多個街道,溫暖了 50 多名社區獨居長者、孤寡老人的心。
這是花城廣場志愿驛站站長曾健華與妻子李笑梅共同發起的 " 媽媽私房菜 " 送愛心餐項目。近日,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公布 2022 年第四季度 " 廣東好人 " 名單,曾健華榜上有名。
拿出退休金為社區老人送愛心餐
出生于 1955 年的曾健華,曾是一名普通工人。最早與志愿服務結緣,是 2010 年廣州亞運會期間,他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城市志愿者。" 做志愿服務的感覺特別好,我當時就暗下決心,退休后繼續加入志愿者隊伍。" 他說。
2011 年正式退休后,曾健華以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加入廣州青年志愿服務啟智隊,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并成為花城廣場志愿驛站站長,一直到現在。也是在驛站服務期間,他結識了愛人李笑梅,從此,這對 " 夫妻檔 " 攜手并肩,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
2013 年 3 月,在團市委、廣州市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廣州志愿驛站聯合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曾健華夫婦正式啟動 " 媽媽私房菜 " 送愛心餐項目,同時組建 " 媽媽私房菜 " 愛心志愿服務隊,以志愿驛站為核心,聯動周邊社區居民與社工站,組成 " 社區家庭主婦 " 志愿服務隊伍,按 " 社工 + 志愿者 " 模式每周定期上門探訪社區獨居長者、孤寡老人。
" 最初的服務對象只有四五位老人,我們夫妻倆拿出自己的退休金,按照每人每頓 25 元的餐標,親自做好兩肉一菜的私房菜,煲好一碗老火靚湯,給老人送上門。后來服務的老人越來越多,我們的故事也獲得了媒體關注,有愛心餐飲企業主動加入進來。" 曾健華說。
從最初的海珠區龍鳳街,到天河區石牌街,再到員村街、天河南街,項目已經先后為 50 多名老人提供服務。
老人的認可是最大的快樂
2014 年,在天河區文明辦的幫助下," 曾健華關愛空巢老人工作站 " 掛牌成立。除了送愛心餐,曾健華夫婦還會定期組織志愿者到社區探訪獨居長者、孤寡老人,陪伴他們聊天,幫助他們做家務。
黃婆婆今年 104 歲了,子女都在外地,常年獨自居住在天河南街,她也是 " 媽媽私房菜 " 項目中年紀最大的服務對象。" 每次上門送愛心餐,她都不急著吃飯,而是先拉著我們聊天,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我們走的時候,她也非常不舍,一直拉著我們的手。走到樓下了,還能看見她站在窗邊朝我們揮手。" 曾健華說。
" 老人已經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兒女了,他們的認可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曾健華說,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更多愛心企業、愛心力量能加入到 " 媽媽私房菜 " 項目中。" 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鄭宗敏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7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