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剛過去沒多久,很多黑灰產分子已經瑟瑟發抖,短時間內不敢為非作歹了。
但社會就是個大染缸,還有很多錢字當頭的人,打算頂著風頭大賺一筆。
(資料圖)
他們鋌而走險,心想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在各種審查的眼皮底下,做著見不得光的害人生意。
比如多年來被多次曝光,卻仍有買賣需求的 " 女性迷藥 ",最近又上了熱搜。
圖源:微博 @都市報道
說實話,小雷看到這新聞的第一反應是,這玩意兒是比小強還難殺絕啊 ...
經常來看小雷的老粉估計有印象,去年我就扒過一次 " 電商平臺公然售賣聽話水 " 的事兒。
現在剛過一年,類似的黑灰產又被記者挖了出來,難道電商平臺和相關部門,真的沒有辦法對 " 迷藥 " 趕盡殺絕?
從@都市報道 的曝光來看,起初是有記者發現,某短視頻平臺關于 " 迷藥 " 危害的報道內容中,評論區有不少網友 " 求藥 "。
有人直截了當,直呼想要這種藥效強勁的迷藥。
還有網友甚至表示 " 買過 ",引起大批網友注意,在該評論區的樓中樓咨詢購買渠道。
看似人畜無害的短視頻,轉眼間變成了迷藥交易現場,就挺離譜的 ...
圖源:都市報道
而正義的記者看到這種現象后,頓時義憤填膺。
他們打算好好查查,那些迷藥到底在哪銷售和流通,所謂的聽話水和迷藥,又是不是真的有實際作用。
很快,臥底記者就找到了一位 " 迷藥 " 售賣者,雖然見不著真人,但他言語中透露出的自信,讓小雷細思極恐。
" 三唑侖聽話水,還有春藥都有,能滿足你的各類需求 "。
當然,商品從不在于花樣多,而在于療效狠。
對方自信地表示:" 女孩子一次兩片吞下去,不用幾分鐘就躺好,任你擺布 "。
為了免去客戶的后顧之憂,賣家甚至貼心解釋了一波,這個藥是沒啥副作用的。
只要事后讓女生多喝點水,上兩次廁所,就能把迷藥成分排干凈,完全察覺不出身體不對勁。
不過宣傳歸宣傳,我和大伙一樣,對這種營銷是抱著三分質疑的。
畢竟把自來水當 " 聽話水 " 來高價兜售的詐騙團伙,以前也不是沒見過 ...
圖源:澎湃新聞
好在,對于這點疑問,臥底記者也幫我們解答了。
記者從賣家那順利拿到了藥物,并送到公安局物證鑒定所理化室檢測。
結果發現,賣家并沒有掛羊頭賣狗肉,他所出售的迷藥,有著實打實的麻醉與昏睡效果。
雖然做不到讓人聽話,但光是讓人服下后昏迷一段時間,危害性就已經很離譜了。
不過,咱們還得細究一下,這藥物的成分到底是啥。
按照賣家的說法,迷藥的主要成分是三唑侖,是一種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半衰期非常短,只有 1~2 個小時。
因為藥效不算長,在臨床上一般用于失眠患者,似乎對人體沒有太大危害。
但我去查了資料發現,這種藥吃多了是會上癮的,目前在國內是精神藥品一類管制,普通人都很難買到。
2008 年逝世的日本藝人飯島愛,法醫就在她家里發現含有三唑侖的藥物。
圖源:維基百科
而且啊,這藥也并非賣家說得毫無副作用,喝兩杯水就能排出來。
有不少吃過三唑侖藥物的人,表示身體出現嗜睡、頭暈和輕快感等問題。
不過本質上來說,三唑侖并不是迷藥,只是想拿他干壞事的人,把它當迷藥來用。
那賣家說的話是否屬實呢?
根據專業機構檢測,對方發過來的,是和三唑侖有相似作用的精神類處方藥。
兩者藥效相似,而且都是國家嚴格管控的精神類處方藥。
而且啊,本來是精神病人開處方才能拿到的藥。
在黑產賣家手里,卻能快速找到別有用心的客戶發貨并達成交易,這找誰說理去 ...
除了在網上找專門干這行的賣家,記者發現還有一種途徑,能買到這種和三唑侖差不多效果的藥。
但很反常的是,這種藥購買起來一點也不費勁兒,記者只是在某個互聯網藥店上勾選了 " 精神分裂 " 病種。
沒過多久,記者就得到了一個電子處方。
此時也沒有人打電話來確認身份信息,本應被嚴控的精神類處方藥,動動手指就能買到。
關鍵是,這種精神類處方藥的危害,甚至比真正的三唑侖還要大。
醫生現身說法,表示正常人服用的話,輕則昏睡一天,重則睡到大小便失禁,猛得有點可怕。
大伙可能很好奇,既然精神類藥物是被嚴格管控的,為啥記者能輕易找到賣家,且愉快地達成交易呢?
答案很簡單,這類藥物在一些主流社交平臺和電商平臺都能刷到。
只不過,賣家不會明目張膽告訴你,這是用于迷暈女性,方便為非作歹。
大多數賣家會選擇用一些隱晦的暗示詞來宣傳,技能杜絕小白群體,又能讓目標客戶心領神會。
比如 " 三分鐘就睡,只限小姨子 " 用。
而為了讓客戶放心交易,賣家一般會和買家協商走平臺。
比如三唑侖就能走閑魚,一手交錢,一手發貨,順利達成交易。
當然,閑魚淘寶老早就屏蔽這種違禁物品的搜索和上架了。
但賣家會把閑魚商品偽裝成了私人定做 " 壁畫 ",看上去毫無異樣。
二手交易平臺每天上架的商品成千上萬,官方也很難做到精準封殺違法交易。
畢竟掛羊頭賣狗肉的事兒,最難被發現了。
那主流電商平臺這邊,又是怎么樣一幅景象呢?
小雷去年專門挖掘過,當時在淘寶搜索 " 約會神器 " 和 " 誘人香水 ",能快速搜到各種擦邊商品。
雖然在標題上同樣看不出異樣,但點進去某個商品,一個個直白的封面文案刺激著消費者的內心。
泡妞香水、約會神器、拯救單身 ... 就差把 " 迷暈對方 " 說出來了。
圖源:寶貝詳情
為了證明自己的約會神器有實際療效,商家甚至引用了某個綜藝明星的實測截圖。
里面的臺詞有 " 像喝醉酒那種感覺 "," 聞了就會開始頭暈 "。
這種感覺,不就跟迷藥有幾分相似之處嗎?
現在故地重游,小雷發現,電商平臺的審核確實跟了上來。
搜索同樣的關鍵詞,出現的商品都是正兒八經的香水。
那些暗示性十足的產品,我硬是翻了兩分鐘都沒找到,說明媒體的曝光還是有用的。
圖源:淘寶
不過小雷比較擔心的是,迷藥不止一種。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唑侖,市面上還有像γ - 羥基丁酸這類危害性極大的毒品。
圖源:中國長安網
γ - 羥基丁酸又叫 GHB,這玩意兒無色無味,可溶于水和飲料等液體,要是混進去給別人喝,完全喝不出來味道。
但喝下去后產生的作用十分猛烈,它能讓人體產生快感,甚至欲望高漲。
這時候人自然是不清醒的,伴隨著頭暈、意識模糊和記憶斷片,很容易被別人帶走做壞事兒。
而且啊,要是下藥的人沒控制好劑量,還真有可能當場鬧出人命。
圖源:央視新聞
說白了,GHB 就是 " 一類精神毒品 ",比三唑侖危害大得多。
誰說有需求就有買賣,但違法犯法的買賣,肯定是得徹底封殺的。
電商平臺這邊的情況,已經有了明顯改善,很難再搜出類似迷藥的商品。
但某些互聯網醫藥平臺,還得上點強度審核,總不能有生意你就接吧。
記者隨便填個電子處方,平臺是看都不看一眼啊?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