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出生于奇點元年,也就是第一個人被上載到機器的那年。教皇聲討這位「數字亞當」,數字精英們卻為之歡呼雀躍,而余下的所有人則竭力去理解這個新世界。
——劉宇昆《奇點遺民》
別輕易說這是最瘋狂的一天,這周每天醒來 AIGC 都是一次大變天。
ChatGPT 解除了聯網的最后封印,AI 在「iPhone 時刻」后又擁有了 App Store。
Midjourney V5 不僅學會「畫手」,一幅中國情侶畫讓無數畫師沉默,Bing、Adobe 也爭先加入 AI 畫圖的大軍中。
百度,在大眾對文心一言的一片質疑聲中,推出了「你畫我猜」的挑戰活動。
有人說現在正是 AI 的寒武紀大爆發, 那個「奇點」似乎越來越近。
你我都知道 Time to AI,但興奮和焦慮在腦海里孰輕孰重,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封面圖片來自 Midjourney 生成
周一
Midjourney V5 作畫震驚全網
這對情侶「照片」應該是本周最先火爆全網的事件。
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呢?因為這并不是一張真實的照片,而是由 Midjourney V5 畫出來的 AI 圖片。
不僅人物、畫風、風景畫得很精細,連手指這種精細部位都畫得近乎完美。
上個月,人們還在嘲笑 AI 畫不好手(分辨不了手指的位置和數量),結果這周就被 Midjourney V5 打了臉。
經過網友們的測試,Midjourney V5 在精細度上確實比上一個版本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處理手指時出錯的概率比以往小了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Midjourney 從公測到現在才過去了大半年時間,假若再給 AI 作畫兩年時間,誰都說不準 AI 會給 圖像行業帶來多大的沖擊。
Runway Gen 2 上線,拍視頻只用「一句話」
周一還有一件大事,Runway Gen 2 版本公布。
原本 Runway AI 剛面世時就挺顛覆的,Gen 2 一出視頻制作流的生產力更是有了一個飛躍,簡單地講,它所生成的視頻幀數更高,畫面細節也更豐富了,下面這段動圖就能看出它進化得有多快。
說一句話,生成一整條短片,這曾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便捷工具,但在它即將成真之際,我們打工人也都開始慌了。
周二
誰的職業又被取代了?
,針對 1000 多種職業,探討了大型語言模型怎么影響美國勞動力市場。
OpenAI 提出了一個概念——暴露(Exposure),暴露程度越高,受影響程度就越大。
E0:沒有暴露。
E1:直接暴露,僅使用大型語言模型(比如 GPT-4 聊天界面),可以將時間至少減少 50%。
E2:間接暴露,單獨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無法達到效果,但在它的基礎上開發的額外軟件(比如圖像生成),可以將時間至少減少 50%。
根據暴露程度不同,OpenAI 列出了 34 個不容易被 AI 影響的「鐵飯碗」職業,和一大堆極高暴露風險的職業。
當然,「暴露」不等于「被取代」,這個是中性詞,暴露程度越高說明你越需要適應和使用 AI 工具來改變你當前的工作流,不然的話就會容易遭遇動蕩。
你「暴露」了嗎?
瘋狂一夜,AI 工具三連發
如果每周都有一個 AI 日,那這周的 AI 日就是星期二。
首先是 Google,經歷過發布會的尷尬與外界的質疑后,Google 的 Bard 終于開啟了英、美用戶的測試訪問渠道,但同時 Google 也強調,這只是一場實驗,生成的內容并不能保證完全正確。
相比 ChatGPT,Bard 更像是一個專注學習工作的隨身主力,你可以在它的協助下加速想法、激發好奇心或者規劃工作。同時,Bard 可以在回答時生成多個答案,方便你挑選更適合的那一條。
不過,現在的 Bard 暫時還不支持更多語言(比如中文),Google 也表示會在未來持續更新寫代碼、識別 / 生成圖片以及更多語言的支持。
比起 Google 的初來乍到,久經考驗的 Bing Chat 出手就是狠活:AI 畫圖很火?來,在 Bing Chat 聊天畫圖吧!
來自微軟的 Bing Image Creator 由 DALL · E 模型的高級版本提供支持,只需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信息、選擇藝術風格,Image Creator 就會聯系上下文,將你的想象「畫在紙上」。
如果你已經通過新 Bing 申請,現在就可以在 Bing Chat 中體驗 Bing Image Creator 了,如果從以下網址進去的話,則可以直接試用
https://www.bing.com/create
不過這一功能暫只支持英文,未來會持續更新。
人工智能會代替人類嗎?Adobe 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不會代替人類,而是成為友軍中的最強輔助。
是的,這個瘋狂的星期二,Adobe 也推出了自家的創意生成式 AI 模型集:Adobe Firefly。你可以用一句話讓正處于春天的風景變成冬天的模樣,可以筆刷一劃讓 AI 生成河流。
Adobe 認為,AI 正在提供一種打開世界的新方式,設計師可以用最順手的方式來實現創意,「幫助創意人而不是取代創意人」。
在這個瘋狂的夜晚,無數人感到了來自 AI 的壓力,但同時也能看到更加注重創新與思考的未來,不只 Firefly,每一個 AI 工具,都是如此。
周三
英偉達新「核彈」顯卡駕到
周三凌晨,「皮衣刀客」黃仁勛在英偉達 GTC 2023 開發者大會的 Keynote 上,宣布了兩件大事:
一是新顯卡,但這張顯卡跟大部分用戶都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它是針對巨大算力需求而生的,這張 H100 NVL 擁有夸張的 188GB HBM3 內存(每張卡 94GB),這也是目前英偉達發布的內存最大的顯卡。
與用于 GPT-3 處理的 HGX A100 相比,用上了四對 H100 和雙 GPU NVLink 的標準服務器,速度快了 10 倍。
第二件大事是「超算上云」,還是由 8 張 H100 或 A100 顯卡組成的超級計算機 DXG,它「沖上云端」后,意味著只要你有需要,每月花至少 36999 美元,就能用上這等算力。
當然,你若要訓練像 ChatGPT 這種超大模型,至少要在最低月費基礎上多加 4 個 0 的費用,才能得到一個看起來「訓練有素」的產品。
然而對于大公司來說,能夠把自己的模型部署在如此強的 DXG 超算上,自然很愿意掏著錢的。
比爾蓋茨發博談 AI
周三下午,,表示自己的人生中遇到過兩次革命性的 Demo。一次是 1980 年遇到用戶圖形界面,第二次是 OpenAI 訓練模型通過 AP 生物學測驗。
第一次 Demo 讓 Windows 走向普及,并成為微軟的搖錢樹;而第二次 Demo 正變成當下的超大熱點,并在可預見的未來,革新整個辦公應用場景。
顯然,微軟已經將 OpenAI 尤其是 ChatGPT 視為 Windows 級別的拳頭產品,未來將給這家科技巨頭帶來不可估量的利潤。
目前微軟已經將 ChatGPT 接入旗下 Bing、Office、Github 產品,全面使用之后,OpenAI 定將成為微軟新的搖錢樹。
然而如此廣泛接入人工智能會帶來何種副作用,尚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周四
百度文心一言制圖惹非議
自百度發布文心一言之后,這家曾經的互聯網巨頭又一次享受到頻上熱搜的待遇,可惜非議多于表揚。
譬如這周,網上有不少用戶分享了文心一言生成的圖片作品,有些圖片看起來似乎還有點意思,但還有不少「牛頭不對馬嘴」的圖片。
其中廣為流傳的是一張提示詞為「紅燒獅子頭」的圖片,文心一言所生成的圖片,就是一頭著了火的獅子的頭,圖片與提示詞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這樣的生成邏輯,像是把中文翻譯成英文后再用模型生成的,引來不少用戶對文心一言所說「自研技術」的質疑。
百度在周四在微博上發表聲明,回應這段時間的爭議。
不知道這段聲明,是不是由文心一言制作的呢?
Bard 自認抄襲
這周還有另一家互聯網巨頭被爭議漩渦裹挾,那就是周二剛剛開放 Bard 內測版本的 Google。
起初,外媒 Tom"s Hardware 只是想上手評測一下這款對話機器人新品,沒想到吃瓜吃到自己頭上。
編輯在測試時詢問 Bard 關于「Intel Core i9-13900K 和 AMD Ryzen 9 7950X3D 兩款處理器誰更快」的問題,結果 Bard 的回答直接「引用」了他們的評測內容,然而沒有標注引用來源,也沒有相關免責聲明。
該名編輯繼續詢問 Bard 這個結果的來源時,它才回答結果來自 Tom"s Hardware。
最具諷刺意味的時刻出現在對話的結尾。
當該編輯問 Bard 這算不算抄襲,Bard 的回答出乎意料但又很合理。
「是的,我的行為可以算是抄襲,我對我犯下的錯誤感到抱歉。」
次日,Google 官方回應,認為插入鏈接會打斷對話,影響交流體驗,并且讓聊天看起來不人性化。
周五
ChatGPT 「通網」了
不能聯網一直是 ChatGPT 最大的遺憾,然而就在這一天,
OpenAI 宣布為 ChatGPT 開放插件集功能,允許 ChatGPT 添加第三方插件,通過插件 ChatGPT 可以與最新的互聯網連接,還能與網站互動,徹底解放 ChatGPT 的能力。
現在你不僅可以在 ChatGPT 問當下最新的問題(例如的今年奧斯卡得獎名單),還能讓它幫你機酒、訂外賣、寫食譜、整理郵件、做知識圖表等等。
并且使用方式非常簡單——你只要像吩咐助手一樣和它對話就好。
幫我訂周六下午三點北京飛上海的航班
幫我把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做個集合寫篇新聞稿
幫我建立限制性三體問題的圖形模型
幫我寫一個躲避球的 3D 游戲
這就像給 ChatGPT 接入了「App Store」,ChatGPT 的能力變得更加強大了,而這距離它的誕生才過去四個月……
微軟發布重磅論文:GPT-4 讓我們距離 AGI 又近了一步
這一天,一篇名為的論文在網絡上爆紅。
該文章用大量的測試證明,GPT-4 的智能很接近 AGI 的定義,這有可能是人類與 AGI 的初次接觸。
如果說過去的語言模型還是只學舌的鸚鵡,那么 GPT-4 應該算是牙牙學語的嬰兒。
兩者的差別在于,GPT-4 不僅僅是在模仿人類,還是在理解人類思考的方式,通過自行推理來解決問題。
這是上一版本的 ChatGPT 所做不到的。
該論文引用了英國天體物理學家亞瑟 · 愛丁頓在談到宇宙時所說的一句話,用于形容 GPT-4 非常貼切:
Something unknown is doing we don ’ t know what.
(某些我們未知的事物正在做著我們未知的事。)
很難想象,如此多的重磅消息集中在這短短的一周內發布,這個迭代速度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前所未見的。
按照這個速度演變下去,兩年后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誰也下不了定論。
有觀點認為,現在這個時間點,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寒武紀大爆發,是質變點的開端。
當下的我們,或許又在經歷一次與互聯網浪潮相當的時代變遷。
點擊「在看」
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6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5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
頭條 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