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3 月 19 日,蘇州大學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通報,回應該校一名男大學生趙某某將女同學照片發布于黃色網站一事。通報稱,經調查核實,該學生行為屬實,公安機關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同時學校給予該生開除學籍處分。
同樣登上熱搜的,還有南華大學一名學生何某某,其販賣淫穢圖文,P 女同學不雅圖片牟利。3 月 21 日,南華大學微博發布回應,該校學生何某某違法行為屬實,已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并開除學籍。隨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公告,取消了南華大學何某某的推免生錄取資格。
這樣的結果讓不少網友拍手稱快。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隨意造謠、侮辱他人,侵犯他人名譽權和肖像權,就應該付出應有的代價。" 造黃謠 " 事件屢次登上熱搜,也再一次警示大家,網絡暴力、網上造謠誹謗,并不是過家家。
互聯網無遠弗屆,網絡謠言可以毀掉一個個體的生活,也可以讓下一個受害者變成我們任何一個人。網絡空間的一言一行同樣需要法律與道德的約束,我們不能依仗網絡的匿名性恣意妄為,不能存在 " 法不責眾 " 的僥幸心理。
在這兩起事件中,受害者主動站出來舉報和維權,給了我們應對網絡暴力的示范。然而復盤事件可以看到,得到這樣的結果并不容易。在趙某某事件中,受害女生自述,她在得知自己的照片出現在色情網站后,聯系了另外的受害者,排查共同好友,歷時 6 個月,終于集齊證據,找到造謠者。這也讓我們聯想到,此前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的吳女士那些 " 絕不退縮 "" 絕不和解 " 的發聲。
不少受害者的維權之路同樣是漫長的,還有的根本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就在一個月以前,那位曾經因粉色頭發而遭遇網暴的女孩離世,帶給我們無盡的遺憾。這是一種警醒,被網暴本就是一種巨大的傷害,自證之路不應該更難,也不應該孤立無援。這也是一種提示,那些造謠者必須要付出對等,甚至更大的代價,才能給那些蠢蠢欲動的人足夠的震懾。
當人們討論這兩起 " 造黃謠 " 事件時,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 " 大學生 "??赡軐τ诰W絡施暴者來說,他的行為本身并沒有太多值得探討的邏輯,就是單純的不顧法律和道德,想造謠你,就造謠了,看不慣你,就誹謗你了。
但他們 " 大學生 " 的前綴又在訴說著某種疑問,為什么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們可以做出這種事情,基本的價值觀和法律常識在哪里呢?不尊重女性、惡意 P 圖造謠,他們所受的性別教育又是怎樣的呢?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
" 女大學生 "" 黃色 P 圖 "" 開除學籍 ",這樣的關鍵詞總是容易吸引眼球引發討論。在故事本身之外,希望當熱搜的潮水退去,能有更多理性的存留,也希望這一次次的聚焦和公眾討論讓網絡暴力得到更多的關注,讓文明上網成為更多人的常識和習慣。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