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知道,貧鈾彈這玩意稱得上是禍害萬年,但為何英國卻不顧外界指責,堅持要將貧鈾穿甲彈連同 " 挑戰者 2" 主戰坦克送給烏克蘭呢?
老司機想了想,可能有三個原因。
【資料圖】
首先,解決送給烏克蘭的 " 挑戰者 2" 存在的 " 火力無能 " 問題。
2019 年英國時任防務大臣潘妮 · 莫達恩特曾嘲諷說," 挑戰者 2" 服役 20 多年以來基本沒有進行過重大改進,而同期的美國、德國主戰坦克卻進行了多次改進。隱藏在這句話背后的,其實是英國坦克的尷尬處境——尤其是 " 挑戰者 2" 的火力薄弱問題。
" 挑戰者 2" 堅持使用線膛炮
眾所周知,隨著現代坦克上復合裝甲的廣泛使用,動能穿甲彈尤其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成為坦克摧毀對手坦克的主要武器。而英國 " 挑戰者 2" 堅持采用的線膛炮,決定了它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炮口動能先天就比其他國家主流的滑膛炮弱了一大截。
更糟糕的是,英國進入 21 世紀以來對于陸軍裝備的不重視,導致 " 挑戰者 2" 配套的穿甲彈性能也很糟糕。當前該坦克仍在裝備的 L23A1 鎢芯穿甲彈,是英國研制的第一種 120 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穿甲深度只有 400 毫米左右。有說法稱,海灣戰爭期間英軍 " 挑戰者 1" 坦克發射的 L23A1 穿甲彈想要遠距離擊穿伊拉克 T-72 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感到吃力。
左側士兵手里拿的就是 L27A1 貧鈾穿甲彈
受此刺激,英軍很快研制出第二代 L26A1 貧鈾穿甲彈,它主要是將 L23A1 鎢芯穿甲彈的彈芯更換為貧鈾材料,號稱穿甲能力提升了 15% 以上,對付 T-72 總算是沒問題了。而英國第三代的 L27A1 貧鈾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與 " 豹 2" 系列坦克使用的 DM53 鎢合金穿甲彈大體相當,理論上足以摧毀俄軍大部分主戰坦克。
通常認為,在同等情況下貧鈾合金的侵徹能力比鎢合金高出 10%-15%。但問題就來了,英軍新型貧鈾穿甲彈的穿甲能力,才能和德國上一代鎢合金穿甲彈相當——這也意味著 " 挑戰者 2" 如果要考慮環保問題,就只能發射老掉牙的 L23A1 鎢芯穿甲彈,拿俄軍大部分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沒招。
其實英國也不是沒有認識到 " 挑戰者 2" 的火力不足,據說之后還開發了更新一代的 L28A1 穿甲彈,關于它的性能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英軍自己沒有大規模裝備。再然后,英國提出 2035 年將 " 挑戰者 2" 升級為 " 挑戰者 3" 的計劃,包括徹底放棄線膛炮,換為與 " 豹 2A5" 同款的 L-55 滑膛炮。
但對于烏克蘭而言,顯然等不到 " 挑戰者 3" 了。因此從保住英國臉面的角度出發,想要援助烏克蘭的這批坦克在俄烏沖突中有所建樹,為它們配備 " 至少能擊穿俄軍坦克 " 的貧鈾穿甲彈就是 " 必然之舉 "。
L23A1 鎢芯穿甲彈和 L26A1 貧鈾穿甲彈長得差不多
其次,即便是較新的 L27A1 貧鈾穿甲彈,也是 1999 年開始服役的。考慮到貧鈾彈的服役壽命通常在 15-20 年間,英國裝備的兩款貧鈾穿甲彈已經接近服役期限。
可是要走正規途徑來銷毀這些貧鈾穿甲彈多麻煩啊。想想就知道,這種放射性武器的處理非常復雜且成本昂貴,因此英國將它們連同 " 挑戰者 2" 一并送到烏克蘭,也不排除有借機 " 免費銷毀 " 的企圖。
第三,大家應該都還記得,英國官員之前曾得意地宣稱,正是倫敦率先宣布向烏克蘭提供 " 挑戰者 2" 坦克,打破了西方對烏軍的紅線后,才逼得美國和德國相繼表態批準援助烏克蘭坦克。而如今,英國會不會故技重施?
美國 " 動力 " 網站 21 日注意到,就在英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貧鈾穿甲彈的同時,美國國防部也宣布加速向烏克蘭交付 M1 系列主戰坦克。報道稱,美國之前拒絕對外提供貧鈾穿甲彈和貧鈾裝甲,但在英國率先打開了 " 潘多拉魔盒 " 之后,美國向烏克蘭援助的坦克也可能會配備這些貽害無窮的武器。
報道稱,美國陸軍自用的 M1 系列主戰坦克配備了貧鈾裝甲和貧鈾穿甲彈,但美國對相關技術非常敏感,M1 系列坦克在出口其他國家時都會換成常規彈藥和裝甲。但如果英國已批準將貧鈾穿甲彈移交給烏克蘭," 在適當解決其他作戰安全問題后,美國當局可能也會允許將配備貧鈾裝甲的 M1A1 坦克運往烏克蘭 "。這還有助于縮短長達數月的改裝過程,以便盡早讓烏克蘭獲得這些先進西方坦克。
但英美向烏克蘭提供貧鈾彈可能產生令人焦慮的后果。美國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空襲南聯盟的行動中大量使用貧鈾彈,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貧鈾彈在爆炸過程中會形成放射性微粒和氣溶膠,將通過呼吸進入人體;或沉降至地表,通過作物和水產品等食物鏈進入人體,容易引發癌癥和一些肝臟、神經系統疾病甚至新生兒畸形。此外,貧鈾彈爆炸后對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危害飲用水鏈和食物鏈。
頭條 23-03-23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2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