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遲雨
3 月份,車市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繼湖北等地車企宣布購車可獲數(shù)萬元補貼之后,3 月 16 日,廣汽集團以車企身份,宣布旗下廣汽傳祺、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燃油車型即可享受廠家提供的補貼,同時在約定時間內(nèi)完成上牌,還有機會免費獲得粵 A 藍牌。3 月 17 日,上汽大眾也以車企身份,宣布推出 "37 億元購車補貼 ",單車限時優(yōu)惠最高為 5 萬元。
(資料圖)
車市這一輪價格戰(zhàn),打響第一槍的其實是特斯拉。
1 月初,特斯拉再降價,Model 3 售價降至 22.99 萬 -32.99 萬元,降幅 2 萬 -3.6 萬元;Model Y 售價 25.99 萬 -35.99 萬元,降幅 2.9 萬 -4.8 萬元。該售價創(chuàng)下特斯拉的歷史新低,也是其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第 3 次降價。
降價對促銷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有消息稱,降價后特斯拉中國 3 天內(nèi)獲得了 3 萬張訂單,而湖北東風汽車的這一次補貼大促,更讓消費者坐飛機去湖北提車的視頻不斷顯現(xiàn)于網(wǎng)絡。
但同樣是打價格戰(zhàn),不同的車企,原因和動機都不相同。
對東風汽車這樣以燃油車為主要產(chǎn)品的傳統(tǒng)車企來說,在車市整體比較低迷的大勢下,由于庫存壓力大、" 國六 B" 執(zhí)行標準漸近,除了降價促銷,已經(jīng)別無他途。
而特斯拉主動降價,則意在利用自身優(yōu)勢,借機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掀起價格血拼,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它固然暫時給車企帶來了現(xiàn)金流,但利潤的進一步攤薄以及降價對品牌的傷害都會給自身發(fā)展帶來很大困難,而站在消費者一邊,拿到真金白銀的實惠固然高興,但對車企可能減配、服務體驗可能變差的擔心也會隨之增長。
無論從哪種角度看,如此兇猛的價格戰(zhàn)都無法持續(xù)。
畢竟,價格戰(zhàn)打到最后,比的都是車企的經(jīng)濟實力和降本能力,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擁有可以肆意揮霍的資本,即使是特斯拉,打到一定程度也要適可而止。更何況,本輪價格戰(zhàn)是短期性的。
但價格戰(zhàn)一定會對車市格局產(chǎn)生重塑效應。
不難看出,在車市需求不旺的情況下,以燃油車為主要產(chǎn)品的傳統(tǒng)車企所面臨的壓力相對最大,但正是這一類車企,通過降本、讓利來吸引消費者的能力最弱,因為燃油車的關鍵原材料在短期內(nèi)都看不到價格明顯下跌的可能,其讓利已經(jīng)接近于天花板。
而新能源車則不同,據(jù)媒體報道,其關鍵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正快速下降。根據(jù)專業(yè)人士測算,碳酸鋰每降價 10 萬元 / 噸,10KWh 電池的成本下降 700 元,裝車 60KWh 的新能源車就能降本 4200 元。而在原材料之外,新能源車的技術也有進步的空間,這種技術進步一樣會反映到毛利乃至價格上。
新能源車替代傳統(tǒng)燃油車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本輪價格戰(zhàn)后,這種趨勢只會加快提速。
但即使將燃油機逐步趕出了市場,新能源車企也不會皆大歡喜,因為較之傳統(tǒng)車企,新能源車企的內(nèi)卷程度有增無減。類似特斯拉這樣的車企嘗到了降價搶占市場的甜頭,未來在一個適當?shù)臅r機,價格戰(zhàn)肯定還會卷土重來。
在這么 " 卷 " 的市場上,只有降本能力強、品牌具有影響力的車企,才能比較從容地活下去。所有車企都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