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的確定性到底多高?這種確定性是否值得高溢價?現價買入的預期收益率有多少?
【資料圖】
一直想寫一篇文章以解心中困惑。
最近超級繁忙,斷斷續續寫完本篇,頓有徐霞客 " 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 之感。
一、2025 年茅臺酒可售量
根據茅臺招股說明書,茅臺酒生產工藝流程為:制曲—制酒—貯存—勾兌—包裝。一輪完整的茅臺酒的生產過程長達五年:每年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投料制酒),次年 1 月起分別進行七輪取酒,整個生產周期長達一年,然后經過三年的儲存,勾兌后再儲存一年即可包裝出售。
根據這一生產儲存工藝特征,2025 茅臺酒可售量取決于四年前的基酒產能。這與年報中 " 按茅臺酒工藝,當年生產的茅臺酒至少五年后才能銷售 " 說法是一致的。
2021 年是茅臺酒的產能大年,年報顯示當年的茅臺酒實際產能 56472.25 萬噸,較上一年增長 12.42%,而在此之前的 2019 年、2020 年連續兩年茅臺酒產能幾無增長。
季克良先生曾說 " 每年出廠的茅臺酒,只占五年前生產酒的 75% 左右 ",然而,從 2018 年以后這一比例提高到了 80% 以上,2018 年至 2021 年這一比例分別是 83.79%、107.41%、87.28%、84.66%(2019 年比例異常是因為 2015 年基酒特殊天氣減產)。
如果按照 21 年基酒產量 84% 的比例推算,則 2025 年可售商品茅臺酒為 56472.25*84% ≈ 47000 噸。與 2022 年相比,2025 年可售商品茅臺酒將增加約 16%。
二、2025 年茅臺酒均價
本文假定 2023 年至 2025 年間茅臺出廠價不上調。筆者認為在當前疫情后預期和消費的弱復蘇背景下,提價將使茅臺承受來自政策、消費者、經銷商的多重壓力,因此茅臺可能繼續通過調結構達到變相提價的目的。
下面,我們從不同渠道角度拆解茅臺調結構帶來的均價提升:
2021 年公司酒類銷量增加了 2383 噸,其中茅臺酒增加 1948 噸、系列酒增加 434 噸,直銷渠道增加 1804 噸、批發渠道增加 579 噸。同時,批發渠道的營收只微增 0.55%,批發渠道的噸價不增反降,從 135.69 萬 / 噸下降至 135 .13 萬 / 噸。
從以上數據,大致可以認為:2021 年公司把大部分增量的茅臺酒額度給了直銷渠道。
再用另一組數據驗證:2019 至 2021 年,直銷渠道平均瓶價(不含稅價,下同)分別為 1286.99 元、1585.33 元、1972.40 元,基于這個均價水平可以假設直銷渠道賣的酒全部為茅臺酒,而系列酒基本由批發渠道銷售。
在以上兩個假設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計算出:公司 2021 年銷售的 36261 噸茅臺酒,有 5736 噸通過直銷渠道銷售(即直銷渠道全部的銷量),剩余的 30525 噸由批發渠道銷售。再往前看,2020 年銷售的 34313 噸茅臺酒,有 3932 噸通過直銷渠道銷售,剩余的 30381 噸由批發渠道銷售。
2020 年的 30381 噸與 2021 年的 30525 噸相差無幾。
也就是說,公司目前的渠道戰略:維持批發渠道的存量茅臺酒額度約 31000 噸不變,增量茅臺酒全部由直銷渠道銷售。
這一猜測待 2022 年年報出爐再驗證,但我們不妨先大膽假設,未來幾年茅臺依然執行這一渠道分配策略,那么:
2025 年可售茅臺酒 47000 噸中,31000 噸由批發渠道銷售,其余茅臺酒 16000 噸全部由直銷渠道銷售,也就是說直銷與批發的比例在 2025 年將達到 1:2。
直銷噸價:2019 至 2021 年直銷渠道的折算的瓶價分別是 1286.99 元 / 瓶、1585.33 元 / 瓶、1972.40 元 / 瓶。22 年 i 茅臺上線后,直銷的噸價會大幅提升,假定通過調結構、推出節氣酒等高價新品,2025 年直銷瓶價達到 2400 元 / 瓶,即噸價約 510 萬 / 噸。
批發噸價:2021 年批發渠道營收 820.30 億,減去系列酒營收 126 億,則可知批發渠道實現茅臺酒營收 820-126=694 億,折算為噸價為 694*10000/30525=227.35 萬 / 噸,即瓶價約 1069 元 / 瓶。假定批發渠道通過增加商超、電商供應比例來調結構,使得 2025 年噸價微漲至 250 萬 / 噸,即平均瓶價 1177 元 / 瓶。
平均噸價:2025 年茅臺酒平均噸價為:250*31000/47000+510*16000/47000 ≈ 340 萬 / 噸,相比 2021 年末的 258 萬 / 噸,四年間實現變相提價約 32%。
三、醬香系列酒可售量
關于系列酒的銷量與產量的關系,一直以來沒有一個強解釋力的說法。系列酒中除迎賓外,其余產品儲存周期為兩年,但我們會發現系列酒銷量與兩年前的產量之比的關系并不穩定。
比如 2015 年系列酒的產量較上年有所下滑,但 2017 年系列酒銷售大放量。再比如 2019 年系列酒產量從上年的 20545 噸增加到 25122 噸,但 21 年的銷量幾乎沒有增加。
關于這一問題,白酒群里@阿攀哥 的一張圖給出了一個答案。
系列酒的銷售受到產能的制約。
最近兩年,系列酒幾乎沒有庫存了,現有系列酒庫存甚至不足一年的銷售。
這就解釋了系列酒 2021 年銷量沒有增加的原因,這也給出了近年來公司一直擴張系列酒產能的動機,也解釋了這幾年一直有很多外購系列酒基酒的傳言。
同時,我們還能得出另一結論:系列酒同茅臺酒一樣,也是盡產盡銷,甚至比茅臺酒供應還緊俏。
因此,2025 年同樣是系列酒的爆發之年。
公眾號 " 茅臺時空 "2022 年 9 月份發布一篇名為 " 茅臺 3 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項目部分車間投用,預計年底完工 " 的文章,項目建成后醬香系列酒的產能達 5.6 萬噸。如果 22 年底項目順利建成,23 年投入生產、24 年儲存,那么 25 年即可實現銷售。
系列酒解除了產能的限制,如果屆時市場承載力足夠的話,2025 年系列酒的銷量也將接近 5.6 萬噸,較 2021 年增長 85.57%。
(注:本部分測算還沒有包括去年開工的 1.2 萬噸同民系列酒項目)
四、醬香系列酒均價
醬香系列酒近年來一直在直接或變相提價。2018 至 2021 年系列酒平均噸價分別為 27.13 萬 / 噸、31.72 萬 / 噸、33.59 萬 / 噸、41.74 萬 / 噸,折算成單瓶價為 127.72 元 / 瓶、149.34 元 / 瓶、158.15 元 / 瓶、196.50 元 / 瓶。
2022 年實現系列酒營收 157 億,預計的銷量約 31000 噸,那么噸價約 50 萬 / 噸,折算成單瓶價為 235 元 / 瓶,最近四年每年噸價水平分別提高 16%、6%、24%、19%。
2022 年推出高毛利系列酒產品 1935,出廠價定價 798 元,第一年即實現銷售收入 52 億,占到系列酒營收的 1/3。
茅臺系列酒的野心很大,盡管丁總宣布系列酒 2023 年將實現銷售 200 億,但這一宣傳目標顯然低于內部目標的。根據 " 茅臺時空 " 文章,公司內部制定了 23 年實現 1935 銷售 100 億的目標,較前一年翻一番。
無論是直接提價,還是推廣高毛利產品,都會繼續拉升系列酒的均價水平。
假定 2023、2024、2025 年系列酒噸價年均提高 12%,那么2025 年系列酒噸價將達到 50*1.12*1.12*1.12=70 萬 / 噸,較 2022 年增長 40%。
五、2025 年收入和利潤預測
1. 收入預測
公司營業收入 = 茅臺酒收入 + 系列酒收入 + 財務公司收入(暫忽略)
茅臺酒收入 = 茅臺酒銷量 * 噸價 =47000*340 ≈ 1600 億
系列酒收入 = 系列酒銷量 * 噸價 =56000*70 ≈ 400 億
那么2025 年公司收入將達到 1600+400=2000 億,較 2022 年 1272 億增長約 60%。
2. 凈利潤預測
2017 年至今茅臺公司凈利潤率保持在 50% 左右,由于提價(變相)對凈利潤率的拉升有限,我們假定 2025 年凈利潤率 54%,那么2025 年凈利潤為 2000*54%=1080 億,較 2022 年凈利潤 626 億(約)增長 72.5%,三年平均每年增長 20%。
以下是關于凈利潤的驗證過程,沒有興趣的讀者可跳過:
2025 年茅臺酒直銷營業利潤:
直銷收入 16000*510/10000=816 億,假定毛利率從 2021 年的 96.12% 提升到 98%,則營業利潤為 816*98%=800 億。
2025 年茅臺酒批發營業利潤:
由于 2021 年有 30525 噸茅臺酒由批發渠道銷售,實現銷售收入 694 億;批發渠道總的營業成本是 80 億,減去系列酒的營業成本 33 億,得批發渠道茅臺酒營業成本 47 億,批發渠道茅臺酒毛利率(694-47)/694=93.23%。
假設 2025 年批發渠道的毛利率水平與 2021 年相同,則 2025 年營業利潤 31000*250*93.23%=723 億。
2025 年系列酒批發營業利潤:最近幾年系列酒的毛利率提升,20 年毛利率 70.14%、21 年毛利率 73.70%。根據前述分析,2025 年較 2022 年噸價上漲 40%,如果成本上漲 30%,那么毛利率將上升至 76%。系列酒批發營業利潤 = 系列酒收入 400 億 *76%=300 億。
三者合計營業利潤為 800+723+ 300=1823 億。
三費占比按營收 10% 比例計算,稅金及附加按營收 15% 計算,則有利潤總額 = 2000 億 *(1-10%-15%)=1500 億,再扣除所得稅 25%,有凈利潤 =1500*75%=1125 億。財務公司凈利潤約 30 億 ,扣除少數股東權益 6%,則有歸母凈利潤 1085 億,與前述算法差不多。
六、現價買入茅臺的收益率
2023 年 3 月 14 日股價 1766 元、市值 22184 億元。
過去 10 年茅臺平均 PE ( TTM ) 為 30 倍,過去 5 年平均 PE ( TTM ) 為 39.5 倍。
(一)保守預期
假定 2025 年末茅臺市盈率 27 倍,則預期市值 = 保守預期市盈率 * 凈利潤 =27*1080 ≈ 29200 億。
現價買入、持有三年的預期收益率:(29200-22184)/22184 ≈32%,年化收益率約 10%。
(二)中性預期
假定 2025 年末茅臺市盈率 33 倍,則預期市值 = 中性預期市盈率 * 凈利潤 =33*1080 ≈ 35600 億,則持有三年的收益率60%,年化收益 17%。
(三)樂觀預期
假定 2025 年末茅臺市盈率 40 倍,則預期市值 = 樂觀預期市盈率 * 凈利潤 =40*1080 ≈ 43200 億,則持有三年的收益率95%,年化收益 25%。
最后,考慮一種最悲觀的情況:
茅臺股價三年不漲的可能性有多大?
茅臺股價三年不漲,意味著三年后茅臺的 PE=22184 億 /1080 億 =20 倍。換言之,只要三年后不跌破 20 倍,現價買入肯定賺錢。
如果能保證每筆投資都不虧錢,那投資就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
這就是茅臺——長期看沒有對手,短期看每年增長 20%,這兩點都高度確定。現價是否值得買入,取決于你的收益率預期幾何,對我個人而言,制定如下三檔買入計劃:
初始買點:取保守和中性這間的 30 倍 *1080 億 *70%=22680 億市值,對應股價 1800 元,計劃買入倉位 10%。1800 元買入的預期年化收益率 13%。
二次買點:30 倍 *1080 億 *60%=19400 億市值,對應股價 1550 元,計劃買入倉位 25%。1550 元買入的預期年化收益率 18.5%。
理想買點:30 倍 *1080 億 *50%=16200 億,對應股價 1300 元,計劃買入倉位 40%。1300 元買入的預期年化收益率 26%。
當然,我們絕不能忽視茅臺強大的提價能力。
一旦茅臺開始提價,業績將再上臺階,估值也將重構。這種情況在未來的三五年內,我們大概率會看得到。同時,展望 2025 年之后,茅臺酒大規模擴產(見這篇),高端白酒繼續擴容,下一個 10 年茅臺的增長空間和想象空間也將被打開。
風險:白酒行業進入去庫存周期;茅臺酒直銷價格低于預期;醬香熱后系列酒銷售不及預期。
$ 貴州茅臺 ( SH600519 ) $$ 五糧液 ( SZ000858 ) $$ 洋河股份 ( SZ002304 ) $@今日話題@價值博士@都江堰都教授@閆子衿@閑來一坐 s 話投資@張平原
/xz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