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生態(tài)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瀟湘晨報晨視頻開展 " 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 " 大型融媒體報道,從湖南洞庭湖出發(fā),跟隨候鳥前往遙遠的北極。
(相關(guān)資料圖)
這一路上,記者將會遇見各式各樣的鳥類,它們外表、習性、品類各式各樣,讓人感嘆自然的美好,沉醉于生靈的和諧共處中。
瀟湘晨報晨視頻推出專欄《觀鳥達人養(yǎng)成記》,記錄一路上遇到的鳥類,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介紹特點,分享鳥語花香的美麗畫卷。
" 請問一下,這個是白鷺還是白琵鷺呀?"3 月 13 日晚上 10 點," 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 " 大型報道團的記者捧著電腦向隨隊專家展示了兩張照片,兩張圖中的鳥類都在飛行,外形非常相似。
原來,報道團的記者們對著這兩張圖片一頓琢磨,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求助于專家。" 下午只注意著拍攝和角度,兩只鳥拍攝時間相近,我們也忘記了。" 記者不好意思地說。
" 這好說,你把圖片放大看看。"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原總工程師姚毅告訴記者," 白鷺的嘴是尖的,白琵鷺的嘴是扁的,扁闊似琵琶,所以又稱琵琶鷺。"
由于白琵鷺和白鷺的喙的形狀截然不同,所以它們的覓食策略也大相徑庭。
白琵鷺的喙扁平寬大,像是一個精密的探測器,采取用喙在水中來回掃蕩的方法,一旦觸及食物就捕捉并立即脫水吞食。
△白琵鷺。圖 / 姚毅
而白鷺的覓食方法是先用腿在水中哆嗦著移動,讓水中的獵物也動起來,以便用長而尖細的喙對目標精準一擊,或夾住或穿刺到獵物從而進食。
" 還有一個‘土方子’,是我們用來區(qū)分這兩種鳥的另一依據(jù)。" 姚毅說," 你仔細看看,白鷺飛的時候,脖子是縮著的,而白琵鷺是伸展著飛的。"
△飛翔的白琵鷺,脖子伸展。圖 / 姚毅
△仔細看看,白鷺的脖子是縮著飛的。
白琵鷺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擁有著全身潔白的羽毛,經(jīng)常成群活動,休息時常在水邊成 " 一 " 字形散開,長時間站立不動。
" 白鷺和白琵鷺一樣,都屬于涉禽,腳長、腿長、脖子長是它們的特點。" 姚毅介紹,所謂涉禽,指的是涉行并捕食水中生物的鳥類,均為濕地水鳥。
" 這三個‘長’,是我們辨別涉禽的一大依據(jù)。比如說我們這兩天看到的蒼鷺,也屬于涉禽,但蒼鷺通常是單只行動。" 經(jīng)過姚毅的介紹,一開始分辨不清楚白鷺與白琵鷺的記者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成功區(qū)分兩種鳥類了。
瀟湘晨報記者章楊梓昕 曾羽璇 攝影記者楊旭
爆料、維權(quán)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nèi)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