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何夕:普通人為什么盡量不要讀純文科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富人可以給孩子捐一個名校學位。
比如潘石屹的兒子之所以可以上哈佛,核心原因是他爹給學校捐了大錢。
我們進一步去想,潘石屹的兒子去哈佛讀什么專業:涉及數理化的理工科,他讀得了嗎?他如果選擇這樣的專業,可否從哈佛畢業?
所以,通過父輩捐錢讀名校的,基本都會選擇純文科。是因為 —— 相對于理工科,好讀易畢業。即使不是憑借父輩捐錢上的大學,富二代們基本讀得也是純文科:比如,王思聰讀得是哲學專業。
畢竟他們要得就是一個名校的牌子罷了,又不需要憑借所讀專業去找工作。
但普通人是需要憑借所學專業找工作的。
你在名校讀下來的純文科,富二代即使考不上、花錢上,也是可以讀下來的。但是,你在名校讀下來的理工科,富二代花錢上,也是讀不下來的,所以他們根本不去讀。
也就是說,純文科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壁壘 ( 從找工作角度來講 ) 。
PS:中國部分名校的純文科也應該放開,允許富人通過捐錢給孩子謀得學位。畢竟他們總是要捐的,這筆錢與其給英美,還不如捐給我們自己的大學。大學也可以利用這些錢去搞研究,發展科技。
如此,也可以讓更多人看清楚,既然誰都可以讀純文科,也很容易畢業。純文科也就沒太大的實際價值 ( 只有名校的光環價值 ) ,普通人就沒有必要去讀了。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