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硅谷銀行目前還沒倒閉,只是已經被監管機構接管,目前儲戶暫時無法將資金轉出,那么里面的錢是否灰飛煙滅了呢?雖然我相信這里并沒有多少硅谷銀行的苦主——俺也不是,但是吃瓜群眾頗多,不明真相者眾。
【資料圖】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其他幾個問題。
一,銀行是怎么賺錢的?
簡單來說,銀行低息吸納大家的存款,然后再高息放貸或者購買其他理財、投資產品,從而獲得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利差。
二,銀行與儲戶的關系:
儲戶的錢,不是放在銀行里保管的,這和你買了幾根金條存到銀行保險柜不一樣。銀行會拿你存入的錢再去生錢,而你保險箱里金條,銀行不能動。銀行每天有人存錢,也有人取錢(包括支付各種到期債務、利息),這個金額不是每天都相等,中間會沉淀下來很大一筆,銀行也并非將所有的沉淀資金都用于放貸和購買其他理財產品,而是必須保留一部分現金以防止某段時間內,取錢的金額大于存錢的,這個簡單理解為流動性。另外,還需要按比例向央行存入一筆錢叫 " 存款準備金 "。
即便如此,如果所有存款人約定了一起去銀行取錢,任何銀行都會馬上關門,因為儲戶的資金絕大部分都不是放在銀行金庫中,而已經變成了各種金融產品。只是正常情況下,大家不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非正常情況下,那就難說了。
儲戶為什么敢把錢交給銀行呢?因為銀行背后通常都帶有國家信用背書的意味。
三,硅谷銀行的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2021 年硅谷銀行的存款暴增了兩三倍到 1892 億美元,也可以理解為他們吸納存款業務非常成功。但錢多帶來的煩惱就是,你得放貸出去才能賺錢,否則每天給儲戶支付的利息,對銀行就是個窟窿。于是硅谷銀行在存款利率幾乎是 0 的時候,將這些儲戶的資金中大約 800 億美元,用來購買了一種叫 MBS 的東西,年收益 1.56%,10 年期。如果美聯儲一直維持 0.25 的利率,硅谷銀行也不會出啥問題,每年還能獲得比較可觀的利差收入。
但是,去年開始美聯儲持續大福加息,導致存款利率奔 4、5 個點去了。硅谷銀行這曾引以為傲的巨額存款,就變成了一樁血虧的生意。相當于你以 4、5 個點的利率借了人家千億資金,然后拿去做了個年收益 1.56% 的投資,還簽了 10 年的長期投資協議…… 這還沒考慮機會成本帶來的其他損失。這種可能持續多年的每年幾十億的虧空,對于一個之前年利潤只有 10 幾億的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于是硅谷銀行曾想通過增發股票、借款等方式來填補窟窿,甚至折價割肉變現部分 MBS。但江湖從來都是救急不救窮,儲戶一聽說硅谷銀行有些麻煩了,大家想到的不是同舟共濟,而是立刻、馬上、趕緊把錢取走,這就加劇了硅谷銀行的流動性危機,變成了擠兌(420 億)。為了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和金融風險的蔓延,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干脆直接接管了硅谷銀行。
四,硅谷銀行儲戶的錢還有希望拿回來嗎?
如前面所述,硅谷銀行將儲戶的錢,大部購買了 10 年期的 MBS,雖然收益率很低,但這個 MBS 屬于有擔保的低風險投資品種。目前 MBS 背后的擔保物,并沒有出現折價的問題。只是,如果要在高利率時代,將一個年收益率 1.56% 的 10 年期產品變現的話,那估計得折價 10% 以上才能賣掉。
所以,如果按目前已披露的信息,硅谷銀行并沒有將自己的錢挪做到其他高風險的投資品種上,或者違規使用了高杠桿。很可能的結果是,儲戶的資金部分折價地變現。
網上有人說," 某些公司存進去的幾千萬美元,只能拿回 25 萬 ",這個僅僅是指,如果硅谷銀行將儲戶的錢都揮霍光了,或者 MBS 變成了廢紙,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賠付給單個儲戶的最高金額。而目前還遠未到這一慘境。
五,硅谷銀行是第二個雷曼兄弟嗎?
引發 2008 年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其實不是我們理解意義上的銀行,而是以投資、證券、中介、資管等業務為主的投資銀行。他們的客戶,不是儲戶,而是直接購買金融產品的投資人。雷曼客戶購買的產品,恰恰在底層出現了崩潰式的貶值,于是大家的錢就血本無歸了。
六,硅谷銀行的危機會蔓延嗎?
如果其他銀行,也做了類似的神操作,大比例資金買入極低回報率的長期固收產品,在高利率時代,也難免幸免。目前并沒看到其他銀行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一方面可能其產品配置相對分散,另外他們也沒有遭遇短時間內存款暴漲兩三倍的好運。目前位置,硅谷銀行的事件,相對獨立,暫未波及其他金融機構。但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快速加息,的確一些企業和行業帶來了無法預計的后果。
七,硅谷銀行的股東怎么辦?
只能涼拌了……硅谷銀行的命運,大概率會被重組,甚至解散。那樣雖然儲戶的資金大部分能拿回來,但是股東的權益就幾乎沒了。除非這個周末,能和其他大銀行談成一個注入流動性、挽留儲戶信心的方案——即便如此,別人也不會是雪中送炭,而是趁火打劫,原股東不但被剝皮,還得斷臂。
八,在硅谷銀行開戶的無數初創企業都要被累及倒閉?
有人說,因為這些小企業都需要用硅谷銀行戶頭的資金來支付各種開銷,所以他們撐不到重組完成的那天。其實并不見得是那樣悲觀,因為這些都是儲戶,不是投資人,更不是股東。樂觀估計,監管方最快可能在周一會發布業務部分恢復的方案,以暫時緩解苦主們的資金需求。(梁劍 發表于雪球)
/xz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