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孩子回來,不管我倆在干啥,都得停下來先去找車位。我和老頭分兩頭找,誰先找到誰趕緊喊一聲。”
(相關資料圖)
“女兒周末回來,小區里繞好幾圈都找不到一個車位,最后只能停到西四環那邊去,還被罰過款。”
“到晚上我都不敢下樓,地上全是地鎖,我還被絆倒過,摔過一次跤。”
……
說起過往停車難的苦,豐臺區六里橋街道京鐵家園社區居民一肚子苦水。
“大家說的是實情。你看看這些馬路牙子、綠化帶,還有現在安了護欄的地方,以前全是車,見縫插針地停。”京鐵家園社區居委會主任滿明華帶著記者在小區里走了一圈,回憶著當年停車的“盛況”。再放眼望向小區北邊的空地,已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停車場,滿滿當當停了近800輛車,今非昔比。
京鐵家園2003年建成,曾是環境優美的小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停車難等一系列矛盾愈發明顯,由此引起的私裝地鎖、自行車停放難、電動自行車充電難等問題層出不窮,社區12345接訴量居高不下,月均能達到60至100件,多次進入全市訴求量前100小區、央產小區訴求前10小區。
“停車及因停車引發的相關訴求占社區訴求總量的50%以上。”滿明華坦言,居民的問題都很尖銳,要求社區給出明確答復,“可我們真給不了。”
2020年夏天,在“疏整促”行動下,小區北邊一片占地40畝的出租公寓,因違建問題被拆除了。契機似乎來了!空地是否能用作停車場?
社區大大小小的座談會開了十多場,居民的聲音就是不統一,大部分居民明確表示支持建停車場,但也有部分無車族想要改建成公園。“這或許是解決停車難問題的唯一機會,估計再也沒有那么好的空地了。”滿明華說。想法雖好,這片地塊卻涉及多部門,不光是所屬的北京城建集團,還涉及鐵路、園林綠化等部門。
空地被騰退一年后,迎來了轉機。2021年7月15日,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開展下,京鐵家園社區迎來了市區多個單位,多方經過調研后,現場決定優先解決停車難問題。小區北邊40畝的空地,被定性為臨時便民工程,建設為停車場,停車費與小區內持平,每月僅150元。因為空地緊挨著鐵路,在與鐵路部門反復論證合理的安全距離后,專業的停車公司開始進場施工。
2022年夏天,新停車場亮相,可以滿足居民近800個車位的停車需求。至此,社區停車難問題基本解決,12345相關停車難的件兒大幅下降。
停車難這一“硬骨頭”的攻克,也助力整個街道的治理能力提升。2022年7月,歷時3年,六里橋街道成為豐臺區首個正式退出“治理類街鄉鎮”的街道。
為了摘掉這個“帽子”,街道除了解決京鐵家園停車難問題,還從提升“軟實力”做起,騰空改造西局欣園辦公用房,“老年人小飯桌”成為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有益嘗試;持續鞏固“疏整促”成效,開拓地下空間公益利用,北京市首家鐵路博物館落地京鐵家園;以創城工作為契機,為轄區76個小區建起200余組公共晾衣架,讓居民“曬”出文明新風尚……
為民服務不停步。目前,六里橋街道還在積極與鐵路等多部門磋商,計劃在京鐵家園社區南側再改造一個停車場,希望補齊停車位缺口,徹底解決京鐵家園的停車問題。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