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 " 水運江蘇 " 建設,對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日,記者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2023 年,江蘇要完成港口建設投資 123 億元,建成沿江沿海萬噸級以上泊位 7 個、內河千噸級以上泊位 30 個,港口通過能力達到 27 億噸,打造更具特色的 " 水運江蘇 " 港口群。
2022 年全省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 32.4 億噸
(資料圖)
2 月 26 日,一艘靠泊在南京龍潭港的集裝箱貨船正在碼頭卸貨,整個碼頭呈現一幅生機勃勃的繁忙景象。隨著 12.5 米深水航道的建設完善,南京已經成為長江上游深水航道的終點和大型海輪進江的重點港口。
" 龍潭港碼頭當前 24 小時不間斷流暢作業,一晝夜能完成船舶作業 30 余艘次。" 南京港龍潭集裝箱碼頭商務中心市場開發部副經理李軍表示,作為長江沿岸規模化、現代化、專業化的集裝箱碼頭,龍潭集裝箱碼頭彰顯出了強有力的經濟脈動。目前," 南京—上海 " 海鐵聯運實現 " 天天班 ",貨物周轉效率較水運提高近 2 倍,物流成本較公路降低近 1 倍,多式聯運突破 10 萬 TEU。2022 年,南京港集裝箱鐵水聯運量位居全國內河港口第一。
記者了解到,截至 2022 年底,江蘇全省累計擁有各類生產性泊位 6406 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 560 個、5 萬噸級以上泊位 215 個,綜合通過能力達到 26.2 億噸,各項指標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深水大港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連云港港 30 萬噸級深水航道全面建成投用,通州灣新出海口 10 萬噸級集裝箱碼頭開港。全省還新辟加密了連云港—海參崴、南京—名古屋等 6 條國際海運航線,新辟加密了無錫—上海、鹽城—武漢等 14 條內河集裝箱航線,直達武漢、重慶等長江中上游港口。
2022 年,江蘇全省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 32.4 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 2394 萬標箱,同比增長 9.8%,其中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 800 萬標箱,穩居全國第 8 位。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突破 120 萬標箱,增速高達 48.7%。
更綠色更智能,全省多個港口智慧蝶變
在太倉港四期集裝箱碼頭,無人駕駛卡車不停地運輸著集裝箱,吊機裝卸集裝箱就像在抓娃娃一樣順暢自然。太倉港建成全省內河和沿江首個堆場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后,碼頭運營效率大幅提升。
在張家港港,全國港口首套 " 粉塵監測與智能控制系統 " 投入運行后,系統不僅可以對粉塵濃度云監測、精準鎖定起塵點,還能實現噴淋啟停全智能,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費時耗力,保障了貨運質量和現場業態,從根本上解決了散貨碼頭粉塵控制難題。
當前,綠色化、數字化程度已成為衡量港口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記者了解到,江蘇省已率先建成海江河全覆蓋的港口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太倉港四期自動化堆場、南通港呂四港區集卡無人駕駛、南京港龍潭港區智能化軌道吊等智慧港口項目建成投入運行。截至 2022 年,全省沿海、沿江及內河港口碼頭已累計建成粉塵在線監測系統 4547 套,覆蓋率達到 98.4%。全省可建設岸電泊位 5628 個,已建成岸電設施 4021 套;靠港船舶累計接用碼頭岸電 44.9 萬艘次,用電量 3847 萬度,占到長江全線省份港口岸電用電總量的 50% 以上,居沿江 11 省市首位。
據悉,接下來,江蘇將全面推進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港口重點生產作業環節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加快推進全省危險貨物碼頭安全生產基本數字化管理。推動港口企業構建清潔低碳的港口能源體系、加大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應用,逐步開展 " 近零碳 " 港口建設。
對標世界級一流港口群建設,2023 年江蘇再新開工 14 個項目
記者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2023 年,江蘇將加大港口建設力度,確保完成港口建設投資 123 億元,建成項目 12 個,開工項目 14 個,建成沿江沿海萬噸級以上泊位 7 個、內河千噸級以上泊位 30 個,港口通過能力達到 27 億噸。
沿海以提升深水作業能力為重點,建成連云港港贛榆港區 4 號至 6 號散貨泊位,加快推進連云港港徐圩港區 30 萬噸級原油碼頭、南通港通州灣港區三港池 20 萬噸級散貨碼頭、網倉洪航道一期工程等項目。沿江以挖潛改造和等級提升為重點,建成揚州港揚州港區六圩作業區內港池改建工程等項目,加快推進泰州港高港港區永安作業區一、二期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內河以規模化建設為重點,建成常州內河港溧城西作業區碼頭等項目,加快推進淮安港新港三期等項目建設。
江蘇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明介紹,江蘇省港口集團當前正推動以 " 長江經濟帶 " 為主軸的線性發展,拓展成為以 " 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 " 為架構的網狀發展,提升港口樞紐能力、完善江河聯動集散網絡,打造更具特色的 " 水運江蘇 " 港口篇。力爭至 2023 年末運河全域航線總數達 30 條,同時逐步完善內河港口—長江中心港口航線網絡,形成內河港口集疏運體系。
" 對標世界級一流港口群,江蘇省港口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港口發展任重道遠。"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表示,2023 年江蘇交通將搶抓發展機遇,系統謀劃、重點攻堅,統籌推動全省港口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融入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邁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7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