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 月 2 日,潮新聞 · 浙江日報的報道《潮聲丨擬向海洋排放 130 萬噸核污水,日方做法不負責任》)發布后,引發關注和熱議。
為了探求真相,前不久,潮新聞 · 浙江日報記者就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向日本國駐華使領館提出書面采訪。此次,結合答復以及對相關領域專家的采訪,報道為國際社會和公眾梳理出權威、全面、深度的獨家信息。
此篇報道,將日本無視國際法則,無視國際社會呼聲、無視全球海洋安全的動機、危害再次暴露在世人面前。
自從 2011 年 3 月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核污水何去何從牽動著各國人士的神經。讓世人沒想到的是,日本竟然決定將 130 多萬噸核廢水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 30 年 …… 這個方案,就是拉全世界下水,讓全世界人民為日本過去十幾年中處理福島核危機不力的壞賬埋單。
正像有媒體所說,這將導致整個太平洋甚至全球性的災難。福島縣的居民曾經走上街頭游行抗議,還有整整 45 萬名日本民眾自發簽名對此進行聯合反對。然而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國際的反對聲音,還聲稱 " 別無選擇 ",說已經努力拿出 " 傷害性最小 " 的方案。
這套說辭在事實面前站不住腳。日方在答復中說,最終入海的,是稀釋后的 ALPS 處理水,稱這是 " 世界各地的原子能發電站都在常規進行的、釋放設施的安全性得到了證實的、最能夠準確地監測的方案,因此可以更可靠地實施 "。而記者通過采訪相關專家、查閱論文資料等,發現這些說法很難站住腳,其中蘊含的風險不可控性將無法保證排污安全。而且,日方如東電公司以往的數據并不可信。報道指出了日方所有說辭的真實目的——那就是,排入大海是處理核污染水最便宜的方法,對日本本國的污染風險最小。
排放的危害應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警惕。經濟方面,核污染水入海將影響全球貿易;生態環境方面,可能會造成生物畸變 ……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對人類的影響不僅是區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不僅是生態方面,更波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不僅影響這代人,甚至是以后的 N 代。不把危害講清楚,人們就無法全面認識 130 萬噸核污水入海的嚴重后果,意識不到這件事在人類歷史中到底意味著什么。全世界都應對此提高警惕,盡快應對。
無論怎么解釋,日本決意排放核污水不良行徑的蓋子,通過媒體的報道已經一步步被揭開。潮新聞作為深耕浙江、解讀中國、影響世界的新銳媒體,將持續關注。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