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評論員 董芳芳
近兩天,柳州一名學生家長發(fā)文稱,孩子坐第幾排,得看家長是什么職業(yè)。聊天截圖顯示,家委發(fā)起接龍統(tǒng)計家長學歷及公職人員人數。當地教育局調查通報稱,統(tǒng)計家長學歷、職業(yè),是用來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且學生的座位是輪換的。
回應出了,但輿論未歇。
如果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被老師了解得一清二楚,哪個是局長的公子、哪個是上市公司老總的千金、哪個又只是普通職工的孩子。在教學中摻雜了其他因素," 刻板印象 " 烙在了心里,有些老師教學的時候,真的能做到心無旁騖、一視同仁嗎?
學校統(tǒng)計家庭信息如此詳細,且直接在群里接龍,有泄漏隱私、過度搜集學生家庭信息的嫌疑,況且家長的學歷、職業(yè),跟家庭教育從來都沒有必然聯系。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普及,提倡 " 因材施教 "" 有教無類 ",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育公平問題。學校和老師更該遵守 " 有教不類 ",及不主動去將孩子進行分類,包括孩子的家庭結構、家長職務等,并且要有意規(guī)避一些除孩子本身以外的信息。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每個孩子在老師眼里都只擁有一個純粹的 " 學生 " 身份,才不會導致有些教師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區(qū)別對待學生。
學生的 " 摸底考試 " 可以有," 摸底 " 學生父母該叫停了,這樣也能避免此類信息被部分有損師德的人員利用,萬一自己孩子的老師想要利用你的職務便利幫他做點什么," 孩子 " 在他手里,你是幫,還是不幫呢?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