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自從在反恐戰爭中 " 失業 " 以來,美國海軍陸戰隊就將未來假想作戰目標對準了西太平洋地區——更準確地說,是對準了中國。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 2 月 27 日稱,美國海軍已經開始測試新型近岸登陸艦的原型,這是 " 未來在西太平洋執行奪島作戰的關鍵 "。
報道稱,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改造了一艘登陸船,用于執行近海支援作戰。不同于常見的登陸艦,按照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設想,該艦采用常規船頭,以在航渡時獲得比傳統中型登陸艦更快的速度,改為從船尾搶灘登陸,為此它還增加了吊橋等輔助登陸設施。據稱,該船吃水深度只有 12 英尺,能容納 38 名海軍陸戰隊員和 12-15 名船員,最終的目的是能搭載 75 名海軍陸戰隊員。
美國海軍已經擁有了排水量 4 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和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為何如今卻對小型登陸艦興趣濃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介紹說,按照美國海軍陸戰隊提出的遠征前沿基地概念,為針對中國在南海打造的人造島礁等設施,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利用小型登陸船隊運送作戰分隊快速抵達周邊島嶼,并使用反艦導彈或 " 海馬斯 " 火箭炮等遠程精確火力破壞解放軍的 " 反介入 " 戰略。這就決定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登陸作戰時必須具備快進快出能力,傳統的大型登陸艦艇不但速度慢目標大,而且更容易遭到解放軍的攻擊。
而新設計的近岸登陸艦可運載 75 名陸戰隊員和輕型裝甲車輛,也可以起降直升機或 MV-22" 魚鷹 " 傾斜旋轉翼飛機,排水量約 1000 噸,具有目標小、成本低和機動靈活的特點,適合執行這種危險的搶灘登陸行動。相比傳統坦克登陸艦的船首搶灘登陸模式,它采用特殊的船尾登陸模式,或許是因為這樣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更快地離開危險的灘頭,而不用復雜的退灘工作。
報道稱,這次測試的近岸登陸艦原型艦旨在幫助美國海軍陸戰隊弄清楚如何在印度洋 - 太平洋的島嶼和海岸線之間穿梭運輸,包括如何使用船尾吊橋裝載和卸載車輛,并編輯相關工作手冊。在進完成行初步試驗后,它下一步還將前往夏威夷進行更多測試。
老司機認為,盡管外界對于遠征前沿基地概念褒貶不一,但美國海軍陸戰隊卻在持續地穩步準備這個 " 準備與中國開戰 " 的戰爭計劃。特別是美國持續加強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這里距離南海更近,也更有機會利用南海地區的諸多島礁推進遠征前沿基地概念。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