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 / 羊城晚報駐京全媒體記者 劉克洪
3 月 1 日,山東財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低碳發展藍皮書: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 " 藍皮書 ")。藍皮書顯示,當前全國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截至 2022 年底,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約 2.3 億噸,累計成交額約 104 億元。
藍皮書指出,全國碳市場具有以配額交易為主、以核證自愿減排量為輔的雙軌體系,其交易規模較大且發展日趨平穩,但全國碳市場自上而下的機制仍存在較多問題,面臨擴充交易主體、豐富交易方式、完善法律支撐、明確目標引領等挑戰。針對當前全國碳市場的發展特征和問題,藍皮書對全國碳市場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分析。
藍皮書預測,我國碳交易立法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碳交易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擴大;各級碳市場的制度和市場協調性將不斷增強;" 碳稅 + 碳市場 " 協同的多元碳定價機制將提上日程;預期政府部門將推進碳產業管理制度完善,培育專門人才,建設碳產業工作平臺。
藍皮書顯示,碳價走勢或將穩中有升。對于碳價的異常波動,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回購或拍賣等調控手段加以干預,當市場配額供給大于需求時,政府部門通過回購的方式賣盤;若供給小于需求時,政府部門進行拍賣來應對價格變動產生的風險。對碳市場配額的逐漸收緊以及政府實施的 " 雙控 " 措施將逐步完善以基準線法和歷史排放法為主的綜合分配方法,并逐步形成合理的碳市場定價體系,因此碳價的走勢也將會形成中長期的穩定走勢。
藍皮書還提到,有關部門應建設相應的統一的多元化信息平臺,統一數據整理方法與口徑,建立全行業碳排放數據庫,從而對數據的管理更加有效和條理,有效降低數據管理成本和使用成本,推動碳排放核算與統計數據的信息化建設或仍為相關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
數據整理統計以及相關數據庫的建立離不開專業化的人才支持,因此預計相關部門將更加注重培養熟練掌握碳市場交易機制和相關交易工具的專業型人才和技術性人才,建設碳交易市場管理以及碳數據相關優秀隊伍為全國碳市場的快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鄭宗敏
校對 | 周勇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