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錦緞
京東版 " 百億補貼 " 確認將于 3 月 8 日上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阿里側面回應稱 " 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通過持續價格補貼,實現改變局面的目的 "。但淘寶 2023 年五大戰略也顯示:" 價格力 " 在今年會更被重視。
作為 " 發明者 ",拼多多百億補貼始終持續,不過它的主線已轉移到海外版 "TEMU" 上——相比國內消費者 " 縫縫補補又三年 " 的普遍性心態,炙烤在高通脹里煎鍋上的歐美消費者正嗷嗷待哺。
局面就是這么個局面。中國電商 " 百億補貼大戰 " 在 2023 年進入高潮,其中的隱喻卻不得不查:它大概率醞釀著電商行業競爭邏輯的潛在巨變。
01 框架:消費決策成本變得陡峭
曼昆十大經濟學原理中的第一條,就是: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通常來說,一個家庭在經濟收入預期穩定的前提下,每年的必要消費支出增速基本是恒定的。這是消費品公司被認為最具穿越周期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普通人創業都會下意識地想去做餐飲的重要原因。
順周期時,人們對價格不敏感,是消費品公司通過提價取得 " 量價齊飛 "、實現市場地位跨越的窗口期。
逆周期時,人們的決策成本開始變得陡峭,消費基本盤成長性陷入停滯,消費品公司先殺業績再殺估值,并最終以行業性的產品出清為終結,重配供需關系。
但逆周期的駭人之處在于:貨幣配置不可避免的失調、錯配甚至反抗,都會帶來通脹或通縮的快速抬頭,使供需兩側的矛盾更為黏稠,在各產業部門之間多向傳導卻找不到出口,經濟發展方向因此失去錨定——這可能是全球各國經濟均正在面臨的核心問題:國家作為一個產業單位整體,傾軋現象開始頻密,并逐步傳導到產業毛細血管中。作為環境敏感性物種,各個經濟組織及至普通大眾相繼陷入到社會心理的集體低潮期:也就是說,表面上看是信心不夠,實質是安全感掉到了閾值之下。
這個背景下,電商這類社會總需求晴雨表的商業基礎設施,面臨的沖擊是首當其沖的。此時的可選項比較明晰,自上而下分別是:
1、繼續發展創新業務,等待技術創新引發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出現后,被帶上新的時代車輪(應對顛覆性帶來的生存問題);
2、傳統業務不再激進,而是以維持穩定為第一性,追求內部凝聚力,力求團結一致共克時艱(處置安全感問題)。
3、競爭策略上,堅決地以 "消費者的消費決策成本" 為錨(應對行業競爭問題)。
具體策略包括:a. 引導消費品公司以價換量,特別是可選消費品公司;b. 研判不同商品品類的供需矛盾,進行精準的人力、物力配置,實行降本增效;c. 線性國際化:商業策略及基礎設施海外復制,平衡國內端的下行重心;d. 突變式國際化:尋找商品配置 " 剪刀差 ",以相對優勢價格向高通脹市場輸送供給。做好了是突變,做不好是脈沖。e. 配置更多的自動化機器,獲取效率差。
02 推演:舊周期最后的戰役
因循上述框架,我們可以發現以及推演出以下這些結論:
1. 京東在 2023 年祭起 " 百億補貼 " 殺器,是一種必然的防守策略。
京東一重長期優勢是以 3C 為核心的可選消費品。而可選消費品是決策成本最高的一個領域,長期以來京東以更優的物流基礎設施作為用戶體驗壁壘,維護這一領域的優勢。
但當這個決策成本,突然陡峭到不足以通過物流服務與內部降本等手段熨平時,為了維護自身基本盤的穩定性,京東必須通過調降產品價格中樞手段予以維護。
2. 當前從逆周期策略上看,拼多多>阿里>京東,其中拼多多占了上述中的 abcd,阿里是 abc,京東則只有 ab。因此京東大概率還會有后手祭出。
我們傾向認為,全球范圍內的逆周期仍將持續數年(從周期規律和技術慣性角度判斷,完整的康波周期級別復蘇可能要到 2027 年左右開始,其中會有幾個反彈小周期)。所以我們判斷,百億補貼只是今年京東系列競爭動作之一,其后仍將有大級別戰略動作出現,否則可能將面臨競爭對手靜水流深后不可逆的競爭后果。
3. 盡管阿里側面表示 " 補貼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但隨著京東百億補貼的堅決深入,阿里系將不得不同步強化類似動作。
阿里不愿意打價格補貼戰,核心原因在于海外戰場以及創新業務需要的投入輜重更大,目前存在掣肘。此外,d 選項對于阿里尤其重要,應該會在年內迅速鋪開——為了 "TEMU",一慣低調的拼多多,高調地在超級碗豪擲大幾百萬美元,d 選項對于當前中國電商的迫切性可見一斑。
4.關于選項 e,不光是電商公司,整個科技巨頭領域,大家的野心都昭然若揭。在大型倉儲、運輸環節,其實對于人的需求正在指數型下降。但這畢竟是個倫理問題,特別是在共克時艱的階段,其中的文章可以做,但有限。
5. 電商的境遇,其實就是當前經濟轉型的鏡像式寫照:地產大降溫,整臺經濟機器就有了間歇性失速征兆。好在新能源、數字化正在補缺,但在這個領域,科技巨頭看起來功能性很強,但其實能做沒我們認為的那么多——多數動作都是圍繞 " 降本 " 展開,還不能在增量層面解決根本問題。
當然,這在哪個國家都一樣,不能苛求。
6. 確實,改革時候容易出現將 " 洗澡水和孩子 " 一起丟出去的問題——無論是外部宏觀還是公司內部的微觀層面,過去 3 年多,阿里和京東或多或少都有首端傳導不暢的情況出現,比較來看拼多多則始終較為流暢的低調發育。時間成本過高,最終反應在了對產業趨勢的預判上,此消彼長在所難免。而這個問題,其實是值得社會更廣泛層面的各方去重視的。
7. 目前來看,能夠讓京東、阿里、拼多多站在同一側的,是來自生成式 AI 的威脅。此前的報告中我們曾指出,ChatGPT 代表的生成式 AI,核心價值則是嵌入。嵌入式特質,使具有低成本、廣泛性應用到各個產業部門的潛力。而電商(或者說商業貿易),則是生成式 AI 大模型最天然及匹配度最高的應用場景——
更高維的貿易模型,在最底層都具備兩個關鍵優勢:
技術優勢—解決周轉率問題;信息優勢—解決信息差問題。
相比傳統貿易模式,基于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電商,更好的做到了這一點;而生成式 AI 大模型,基于碾壓于互聯網及人類的絕對算力,有望能夠實現電商模型的再次迭代。而這也意味著,京東、阿里、拼多多在 2023 年更激烈的內部競爭之外,來自于產業外部的創新壓力也將是極為苛刻的。8. 最后說下直播電商這個未被列入的選項:長期看,它的價值很可能被高估了。
直播電商在信息差問題上沒有優勢,理解小紅書崛起的邏輯即可理解這一點。同時它在技術上的優勢也是它的劣勢——對于多巴胺的迅速、高密度調動,也意味著它衰竭的速度更快,更容易陷入生理審美疲勞;為了爭奪更多的多巴胺,直播電商平臺的宿命將不可避免的走向 " 劣幣驅逐良幣 ",對此,我們目前還未看到更好的解題思路。不過即使如此,各家在直播電商業態上也要隨行就市。只不過當成為常規軍備,它的討論價值也就不大了。
以上," 百億補貼大戰 "2023,一定程度上喻示著,中國電商戰即將迎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極為焦灼的最后一役。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 App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