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鄧燕磊
圖 / 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提供
2 月 26 日晚,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 " 國家藝術基金 2022 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 ——大型當代雜技舞劇《化 · 蝶》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開展該劇 2023 年首場演出。在龍云俠肩上的方寸之地,李夢楠蹁躚起舞—— " 肩上芭蕾 " 兩位傳承人的精湛演繹,引得現場觀眾驚呼并贊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 月 27-28 日,雜技舞劇《化 · 蝶》還將繼續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上演。而在 3 月 -6 月,該劇計劃再次開展全國巡演,赴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地,為更多觀眾獻上來自廣東的文藝大餐。
" 肩上芭蕾 " 為曠世蝶戀點睛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歷經千年浮沉依舊廣為流傳,在當代被觀眾稱為中式悲劇美學 " 天花板 "。時至今日,故事中敢為人先、勇于追愛的自由愛情觀與價值觀仍然發人深省。
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集結全國多位頂尖藝術家,將《梁祝》經典與莊周夢蝶哲思相融,潛心創作近兩年,于 2021 年推出致敬中國傳統審美的當代舞臺新作——大型當代雜技舞劇《化 · 蝶》。該劇由著名編導趙明擔任總導演,一級編劇喻榮軍擔任編劇。
在雜技舞劇《化 · 蝶》的編創中,主創團隊對經典愛情故事《梁祝》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祝英臺投墳殉情之后的化蝶過程細化物化,讓劇目不僅是講述這個經典的中國愛情故事,而是著眼于 " 蝴蝶 " 從孕育、孵化到破繭、翱翔的蛻變過程,以頌揚生命不息的永恒力量,弘揚中國文化的中和、包容、簡約之美。
該劇主創團隊花了近兩年時間打造了許多新創意項目,包括芭蕾轉碟、軟鋼絲、蹬傘、滑稽鉆箱、集體扇舞等。而全劇對于 " 肩上芭蕾 " 畫龍點睛般地運用,更是烘托出 " 生死相隨,皆緣和你永遠徘徊纏綿 " 以及 " 曠世蝶戀,只為在你肩頭片刻停留 " 的獨特藝術效果。
以 32 項藝術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雜技舞劇《化 · 蝶》由一級演員、" 肩上芭蕾 " 創始人吳正丹、魏葆華飾演 A 角," 肩上芭蕾 " 傳承人李夢楠、龍云俠飾演 B 角。該劇曾入選國家藝術基金 2022 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獲廣東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 " 五個一工程 " 獎、第十七屆 " 文華表演獎 "。
2022 年,雜技舞劇《化 · 蝶》開展首輪全國巡演,深受各地觀眾的喜愛。今年 3 月 -6 月,該劇將再次開展全國巡演。據介紹,2023 年的全國巡演,該劇將由新生代力量、青年藝術人才 " 肩上芭蕾 " 傳承人李夢楠、龍云俠擔任領銜主演,而該劇藝術總監 " 東方天鵝 " 吳正丹與其黃金表演搭檔、著名雜技藝術家魏葆華也將在部分場次中驚喜登場,展現廣州藝術名家的魅力和新生代青年人才的文藝力量。
同時,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 70 余位優秀青年演員也將聯袂出演,以 32 項雜技、舞蹈、戲劇等多元藝術語言講述中國故事;以現代手法重塑經典,力求用震撼唯美的舞臺表演,呈現穿梭千年的曠世蝶戀;用媲美國際審美的精湛演出,重新定義人們對雜技的認知。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力
校對 | 朱曉明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