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國載人航天歷程,2003年10月,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實現(xiàn)了中國人的飛天夢。如今,航天員隊伍逐漸成長壯大,不遠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中國航天員揚帆起航逐夢九天。
(資料圖片)
今年是中國載人航天立項30周年,也是中國人首次飛上太空的第20個年頭。作為中國飛天第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shè)計師楊利偉對首飛經(jīng)歷歷歷在目,他說這是中國人邁向太空的第一步,更是整個載人工程全線邁出的偉大一步。
楊利偉說:“短短的一天時間,每一個片段對我來講都是非常難忘的。比如當(dāng)我們真的是第一時間能夠去從舷窗看看外邊的時候,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非常震撼。因為那個時候作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從這個視角去看的時候,我覺得他可能不單單是我自己,真的是代表了一個民族或者是全國人民去看。”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五號,如今,已經(jīng)有十艘載人飛船、16名中國航天員造訪太空,與此同時,中國也走出了一條自主培養(yǎng)與選拔航天員之路。
根據(jù)任務(wù)規(guī)劃,今后中國航天員將常態(tài)化值守空間站,每批航天員任務(wù)期為6個月,今年還將有2批6名航天員執(zhí)行飛行任務(wù)。楊利偉介紹,這六名航天員的選拔工作目前已經(jīng)完成。
楊利偉介紹,未來中國航天員的分工將越來越多元化,選拔的來源、種類和標準也進行了不小的調(diào)整。
楊利偉說:“從最初我們第一批航天員選拔來自空軍的飛行員,到現(xiàn)在我們的航天員不單單來自飛行員,還有來自地方的大專院校、大學(xué),還有來自科研機構(gòu),還有工程部門以及科學(xué)院,來自各行各業(yè)。包括我們第四批的航天員,還要面對港澳,這樣從航天員的來源上也發(fā)生了很多不同的變化。從種類上,除了我們的駕駛員到工程師,還有載荷專家,現(xiàn)在我們的標準、訓(xùn)練的規(guī)章制度都進入了成熟期或者說應(yīng)用期。當(dāng)然我們工程現(xiàn)在也轉(zhuǎn)入了空間站的運營期。”
目前中國空間站已全面進入應(yīng)用與發(fā)展階段,接下來工程總體將全面實施載人登月探測工程。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