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兩地連續報道鸚鵡熱病例,既往多地也曾報道人感染鸚鵡熱。什么是鸚鵡熱?它與鸚鵡有關系么?
(資料圖片)
什么是鸚鵡熱?
鸚鵡熱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該病原體最早從鸚鵡體內被發現,故名“鸚鵡熱”。主要在鳥類及家禽中傳播,也稱“鳥疫”,也可由染病動物傳染給人。
鸚鵡熱一般在人群中散發,偶有暴發和流行的情況。
它的傳染源主要是鳥類和家禽,比如鸚鵡、鴿子、雞、鴨等,主要通過空氣和密切接觸傳播,如吸入染病鳥類或家禽的糞便、分泌物、羽毛的氣霧或塵埃而感染,同時也可經破損皮膚、黏膜或眼結膜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家禽飼養人員、售賣人員、屠宰人員、養玩賞鳥者、寵物店工作人員等感染風險較高。潛伏期一般為5-21天(最短3天、最長可達45天)。
感染鸚鵡熱后會有什么表現?
通常人感染鸚鵡熱后主要為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頭痛、干咳、乏力、呼吸困難、肺炎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重癥,病程延長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鸚鵡熱?
(1)接觸鳥類或禽類時,應注意規范佩戴口罩手套、勤洗手,同時避免被抓傷、咬傷。
(2)盡可能不接觸、不食用病死鳥類或禽類,如需處理病死鳥禽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3)鸚鵡熱無針對性疫苗,如出現發熱、頭痛、咳嗽等癥狀后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是否接觸過鳥類或禽類。
(4)對飼養鳥類或家禽的環境、場地及用具可用0.5%石炭酸溶液等進行規范消毒。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3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
頭條 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