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樊巍】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月10日0時16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費俊龍、張陸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航天員出艙活動期間,完成了夢天艙外擴展泵組安裝等任務,全過程順利圓滿。這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費俊龍、張陸首次漫步太空,成功圓夢。
【資料圖】
此外,空間站貨物出艙安裝任務也于前期陸續開展。目前,能量粒子探測器、等離子體原位成像探測器等載荷已完成出艙安裝,全面驗證了艙外載荷安裝流程和空間站貨物氣閘艙、轉移機構等部件的功能性能。
據介紹,空間站貨物出艙安裝任務由載荷轉移機構、貨物氣閘艙、內外艙門、機械臂協同配合,通過在軌航天員或地面操作,將需要出艙的貨物送出艙外,根據任務需要也可將艙外的貨物送進艙內。
突破掌握此項關鍵技術,可大幅提高艙內外貨物交換效率,減少航天員出艙次數和工作量。按計劃,后續還將持續開展貨物出艙安裝工作。
神舟十五號乘組開展的首次艙外作業任務,充分考驗了全系統保障能力。在本次任務中,中國航天員的出艙范圍首次覆蓋空間站三艙,這對路徑和飛行程序一次做對提出了新挑戰。此次任務的多個首次對任務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本次出艙任務還充分運用了數字孿生技術,依托數字空間站進行仿真模擬,在出艙演練環節中機械臂首次不再真實運動。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面對新任務新形勢新挑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團隊仔細分析影響因素,對空間站機械臂運動路徑進行多輪迭代,最終形成多個復雜運動構型的實施方案,并針對不同作業點設計了多條緊急返回路徑,形成多個預案并開展演練,確保航天員在規定時間快速安全返回。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此前發布的消息,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在任務期間,將重點開展6個方面工作,分別是開展空間站三艙狀態長期駐留驗證工作;完成15個科學實驗機柜解鎖、安裝與測試,開展涵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40余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完成夢天艙擴展泵組和載荷暴露平臺設備安裝等工作;驗證貨物氣閘艙出艙工作模式,與地面協同完成6次貨物出艙任務;開展常態化的平臺測試、維護及站務管理工作;開展在軌健康防護鍛煉、在軌訓練與演練等工作。
《環球時報》記者10日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獲悉,此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團隊通力協作,完成了首次自動轉運暴露載荷出密封艙以及機械臂在軌部署暴露載荷工作,充分考驗了空間站貨物氣閘艙、機械臂、空間站各系統以及航天員的協同配合。這種通過貨物氣閘艙完成載荷的出艙安裝方式在總體設計上具有顯著優勢,凝聚了中國航天總體設計的智慧。
根據任務總體安排,神舟十五號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在軌期間,3名航天員計劃完成3至4次出艙任務。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