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許多主干路上,都設有服務市民安全過街的天橋,為了方便推行自行車、行李箱,這些天橋兩側還設置了坡道。然而,本該是最安全的出行空間,卻頻頻上演驚險場面,不少外賣騎手、電動車騎行人騎車上下橋,甚至在橋面上“狂飆”,讓行人左右躲閃、直冒冷汗。
【資料圖】
“天橋上能騎車嗎?”
北京日報記者調查中發現,有許多市民不知曉“天橋只能推行”的規定,一些過街天橋也沒設置禁止騎行的標志牌。
10分鐘“飆”過21輛車
有行人差點兒被撞到
2月7日17時40分,正值外賣晚間送餐高峰期。記者來到東三環雙井南側一處過街天橋,剛上橋,一輛外賣車就“嗖”地從身邊擦過,帶起一陣風。此后,平均不到1分鐘,就能看見一名騎手飛馳通過天橋。
只見外賣小哥騎車借人行樓梯旁的緩坡上橋,在天橋平道上加速行駛,再從天橋另一側樓梯旁緩坡下橋。部分騎行者在上下坡時選擇推著走或點著剎車走,但到了橋面平道就無所顧忌。也有一些騎行者不減速就在坡道上沖上沖下。記者看到,過街行人中有老人和小孩兒,還有人低頭看手機,不少人都被疾馳而過的電動車嚇了一跳,有的甚至差點兒被撞到。
槐房西路旁,跨南五環和鳳河的人行天橋剛投用一年多,全都是平道緩坡。記者在現場看到,人行天橋地面已磨損嚴重,有些地方瀝青已經完全被磨掉,裸露出下面的鋼板,旁邊還散落著零碎沙石,車轍痕跡也十分明顯。 一位附近居住的市民告訴記者,在上橋路口未設置路障前,曾看到金杯車、面包車等大型機動車從此人行橋經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商圈、居民區、高校附近此類交通違法現象比較常見。
中國傳媒大學地鐵站東西兩側有兩條過街天橋。東側過街天橋兩邊設置了緩坡,車輛上下行沒有難度。下午16時許,外賣車、私人電動車一輛接著一輛,有的還在后面排起了隊。在記者觀測的10分鐘里,除了19輛非機動車上橋,還有2輛摩托車轟鳴而過。
本就不寬的天橋開始“會車”,有的外賣車為趕時間,還在天橋上鉆來鉆去、搶道擠人。站在天橋上,每當有車經過,能夠明顯感受到橋體的抖動。“一到冬天路面結冰,上下坡滑行更加危險。” 一位行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非機動車上天橋需下車推行
知曉規定者寥寥
按照《北京市實施〈道交法〉辦法》以及《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通過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時,下車推行,不得騎行通過。違反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天橋上能騎車嗎?”記者隨機采訪了7位外賣騎手,只有1人表示自己知曉,其余的人一臉茫然。還有一位騎車的市民說,“大家平時都這么騎,沒見有人管啊。”
“省時省力”是很多人騎上橋的原因。 雙榆樹東里南側天橋上,外賣員小李要將餐送到馬路對面的青云南區社區,“如果走北三環輔路,得在前面中關村大街路口那里拐,然后還得再折返回來。”通過地圖軟件測算,走過街天橋,可以讓他少走800多米路,還能省去等紅綠燈的時間。
而在中國傳媒大學地鐵站,由于天橋下有軌道穿行,過街天橋距離路口較遠,如不走過街天橋,從馬路南側騎到馬路北側,需要多走3.6公里。兩種通行方案中,騎行人自然會選擇“抄近路”,尤其是爭分奪秒的外賣騎手。
過街天橋上騎行亂象頻發
誰來管?怎么管?
記者走訪的雙井南側橋、劉家窯橋、馬家堡東路過街天橋、中國傳媒大學南門東西兩側過街天橋等多處天橋,都未見禁止騎行的標志標識。“對于在天橋上的騎行行為,能否裝個標志牌提醒一下,或者由交警進行處罰?全靠大家自覺真的有點難。”市民劉先生建議道。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多個交通執法隊。朝陽交通支隊呼家樓大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呼家樓交通隊會定期調動警力在雙井地區天橋開展巡查執法,對“騎行過天橋”的行為進行處罰,但目前執法覆蓋范圍還不夠。下一步,將對轄區內市民反映的區域重點排查。
近幾年,各個城區交管部門都圍繞過街天橋騎行違法開展過執法。但正如市民所言,“交警一走,該騎的還騎。”
至于市民建議的加裝“電子警察”,一位執法人員坦言,電動自行車不像小汽車,拍車牌處罰沒那么方便準確。 “監控拍下后,一個個去找人處罰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且懲罰本身也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高民眾對騎車過橋危險性的認識。”該工作人員說,對于加裝標志標識,還需要和隊里其他部門協調,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量。
記者手記:
每個交通參與者都應知法守法
過街天橋上的安全隱患如何消除?
“了解規則”是“遵守規則”的前提。 管理部門可在天橋明顯位置加裝“下車推行”的標識牌、劃上禁騎標志;加大宣傳,提高“下車推行”知曉率。另外,執法部門對違法者加強執法,提高違法成本。
此外,作為違法“大戶”,外賣、快遞等企業也應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自我管理。 對于騎手違法量較大的平臺企業,執法部門應進行嚴格處罰,將屢教不改的騎手納入“黑名單”。
天橋幾百米不算長,搶時間只能快個一兩分鐘,但如果因此造成安全事故,實在是得不償失。每個交通參與者都應知法守法,攜手共創安全的出行環境。
北京日報記者 孫宏陽 實習記者 胡子傲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