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感謝九龍坡區民警夜以繼日地追查,為我們企業挽回損失。”近日,某網約貨車平臺重慶分公司負責人從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反詐中心民警手中接過了警方為企業追回的60萬元被騙資金。
去年該企業報警,稱其重慶分公司部分司機交易異常,這些司機通過自我交易的虛假下單形式,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騙取公司優惠券補貼共計117萬余元。
九龍坡區警方調查后發現,該網約貨車平臺的APP分為客戶端和司機端,客戶端用戶有貨運需求,在APP下單,附近司機就可以通過司機端以搶單的形式找到客戶,完成貨運服務。用戶將整個服務費支付給平臺,平臺從中收取小部分費用后,將剩余資金匯入該司機平臺賬戶,司機可將賬戶內資金提取到相應銀行卡。平臺會不定期給客戶端APP發放優惠券,面值為15元至50元不等,部分司機同時操作客戶端與司機端,偽造虛擬的貨運服務,從而詐騙平臺的優惠券補貼。
辦案民警梳理了該公司提供的涉嫌違法詐騙優惠券補貼的司機名單,發現這些司機在運輸中車輛時速異常、運輸時間過短、運輸服務過程中拍攝的貨物照片異常、同一部手機同時使用客戶端和司機端以及司機之間相互下單……“舉個例子,晚高峰時,一單貨物從江北機場附近拉到九龍坡,怎么也要一個小時左右,而這些訂單卻在幾分鐘內就‘完成’了,顯然不符合常理?!鞭k案民警周祚冰介紹道。
掌握情況后,九龍坡區警方抽調各警種及派出所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目前已對79名實施詐騙的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并發起全國集群戰役,向多省市輸送數百條有效線索,河南、陜西、江西等地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40人。
警方提醒: 利用平臺漏洞,虛構訂單騙取補貼不只是簡單的“薅羊毛”,更可能涉嫌詐騙,不要妄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利,也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念致使自己悔恨終生。此外,警方也提示,隨著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各平臺也必須兼顧多方利益,加強教育監管,提升技術手段,對異常行為及時發現、及時排查、及時處置,從而實現多方正循環,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生態的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
來 源:九龍公安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