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天(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傳統制造業在加快調整優化,先進制造業不斷發展壯大。他表示,“十三五”期間累計退出鋼鐵落后產能達1.5億噸以上,水泥過剩產能3億噸左右,地條鋼實現了全面出清。同時,2021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了15.1%和32.4%,較2012年分別提高了5.7和4.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持續提升。2021年,鋼鐵、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較2012年降低了9%以上,全國火電機組每千瓦時煤耗降到了302.5克標準煤,均處于世界領先。同時,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據初步測算,2021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在21億噸左右,綜合利用率較2012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成效非常明顯。
綠色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推進綠色低碳產業鏈強鏈補鏈和產業基礎再造,積極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順利投產發電,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全球占比均超過了70%。積極推進交通運輸工具綠色轉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了700萬輛,LNG、甲醇等綠色動力船舶的國際市場份額接近50%,綠色建材在城鄉領域也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使用,特別是我們組織綠色建材下鄉,取得了積極的反響。
此外,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水平不斷提高。數字技術與制造業快速融合發展,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升到了2021年的55.3%。還持續優化新型基礎設施能效,目前5G基站的單站能耗比商用初期降低了20%以上,培育了153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PUE值已經降到了1.3。
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大力推動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綠色制造支撐體系,推進工業向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制造流程數字化、產品供給綠色化方向轉型發展。
(總臺記者 徐寧寧 關紅妍)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9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8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
頭條 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