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3年1月6日,因突發意外搶救無效的廣西醫科大學大四年級女學生易海欣,經家屬準許下,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捐贈出心、肝、肺和雙腎等重要器官,分別移植給5名危重癥患者,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醫學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當天上午,易海欣的父母及其弟妹與親戚代表、廣西醫科大學師生代表和醫院醫護人員代表等前來參加儀式。
班主任羅老師介紹,23歲的易海欣是廣西醫科大學一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明年即將畢業。這名廣西貴港籍的女大學生日常給師生留下了品學兼優、樂于助人的印象。“她是一個愛笑、愛生活、愛美麗的孩子,是特別愛幫助同學、愛分享、愛交流的一個孩子。上課經常是坐第一排,早早地到了、晚晚地離開了。”班主任羅老師說,易海欣平時也和同學聊到器官捐獻的話題,如今父母幫她做出捐贈器官的決定,跟她生前救死扶傷的志向和意愿是相一致的:“我們也會永遠記得海欣,記得她所做出的貢獻和這一份大愛。她所做出的貢獻也一定會感召她的同學、朋友以及我們所有的大學生們以她為榜樣,積極地、及時地為社會做出實際性的貢獻。”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移植醫學中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主任廖吉祥介紹,易海欣于2022年12月底因突發意外住院,經積極搶救仍處于腦死亡狀態,后經醫學評估沒有繼續搶救價值的情況下,其父母同意以捐獻器官的方式延續女兒的生命。親歷這次器官捐贈過程的廖吉祥說,易海欣在被搶救的期間,學校、醫院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伸出援手緩解醫療費壓力,家屬感恩之余更想讓自己孩子兌現醫學生的諾言,于是做出了捐獻女兒器官的決定:“她爸爸媽媽說,小孩就這樣沒了,真的很舍不得,想要留一份念想。所以把她有用的器官捐出來,希望也給社會做一些貢獻。”
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副會長、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器官移植醫學中心主任孫煦勇介紹,易海欣捐贈出的器官不僅會移植給廣西的患者,也用于區外的患者,能夠讓5名器官衰竭的危重癥患者獲得新生。“她還沒成為臨床醫生之前就遺憾地逝世,為我們的整個醫學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非常地感動。”孫煦勇說,醫學生易海欣及其家屬的舉動讓人敬畏,“她這個舉動實際上對我們醫務工作者來講也是鼓舞斗志,繼續全力以赴地救治每一位病人。”
(總臺記者 傅琦恩 唐偉強 孔祥新)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