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能源革命、科技創新、數據爆發…新風口接踵而至。哪些產業開啟了高速增長?又有哪些行業未來前景看好?
1、 算力網絡
(資料圖)
2022年,在內蒙古、貴州、甘肅等地,一座座嶄新的大型數據中心拔地而起,用西部的計算能力為千里之外東部的數據需求提供存儲或計算服務,“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2022年,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印發通知,同意在全國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9月最新數據顯示,“東數西算”工程起步區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過110萬標準機架。據測算,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算力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排名全球第二。
2、 新型儲能
2022年,新型儲能是個熱詞。在國內青海等多地的大型光伏、風電基地旁邊,一個個集裝箱外形的大型“充電寶”相繼落地,為新能源電力提供“低谷充電、高峰放電”的儲能服務。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各類新型儲能技術帶動產業熱度進一步升溫。國家能源局預計,到2025年末,新型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年均增長50%以上。業內普遍看好,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投資機遇正在到來。
3、 人形機器人
商場指路、餐廳上菜、屋內清潔…如今各類服務機器人已經深入生活各個角落,而更高級的人形機器人也正逐步走向現實。2022年9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原型機正式亮相,它可以在工廠搬運、給植物澆水,未來目標價有望低于20000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2022年各類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200億元人民幣,近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2%。
4、 無人駕駛
2022年,在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指定道路區域內,都能見到這樣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重慶、武漢等多個城市,更是先后試點允許部分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社會道路上開展商業化服務。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100.4億元。
5、“黑黃金”碳纖維
一架重量僅有350千克的小型飛機,從跑道上加速后平穩飛向藍天。它的秘密就在被稱為大絲束碳纖維的“黑黃金”材料。因為密度低、強度高的特性,這種材料還廣泛應用在風能、太陽能、高鐵動車等行業。2022年10月,我國首個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工程第一套國產線在上海成功投產。規模化國產為產業整體發展帶來更大機遇,相關行業協會預測,到2030年大絲束碳纖維帶動的復合材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