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發布。實施“乙類乙管”后,個人防護應注意什么?哪些人還需要做核酸檢測和抗原?老年人感染后需要關注什么?來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的解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國法定傳染病的劃分標準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根據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以及危害情況,法定傳染病在我國分為甲、乙、丙三類:
甲類傳染病有2種,鼠疫和霍亂;
像艾滋病、狂犬病、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都屬于乙類傳染病;
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都屬于丙類傳染病。
“乙類乙管”后,個人防護還有必要嗎?
李侗曾認為,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注意社交距離、注意咳嗽禮儀等措施對于防護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都非常有幫助,應該堅持下去。
李侗曾強調,因為新冠病毒傳染性非常強,對于一些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來說,仍然有危重癥風險,所以要做好個人防護。
老年人感染初期可能只是低燒
需注意老年人的血氧指標
李侗曾介紹,奧密克戎變異株有隱匿性,老年人在感染第一周時,癥狀不像年輕人那樣高燒,可能只是低燒, 等到不發燒了,可能很多人覺得沒問題了。
實際上,老年人的肺炎可能在病程的第四五天才開始,到第六七天的時候才比較嚴重。 所以一定要對家里的老人多關心、多照顧,觀察他們的癥狀,一旦出現憋氣、胸悶等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介紹,隨著人群的大規模感染,一些老年人、有基礎病的人群可能會導致重癥發生,出現肺炎,甚至呼吸衰竭等癥狀。因此,家人在對老人居家監測時,要特別注意老年人的血氧指標,一旦出現快速下降等癥狀需盡快就醫。
王貴強:如果呼吸特別快、有氣短,超過每分鐘30次就要到醫院去看病。我們建議家里有老年人、基礎病人群的家里備一個指氧儀,如果低于93,就是重癥的表現,如果低于95、94的,那也需要早期的吸氧。
有基礎病的老年人臥床的時候,平臥靜息狀態下看著氧飽和度挺好,但是一活動(數值)就會明顯地掉下來,說明他體內已經缺氧了。建議靜息狀態下測一下血氧,活動活動再測一下血氧,如果快速地下降,也是提示有重癥風險,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王貴強提醒,在居家環境中,血氧飽和度低了,有條件可以在家里吸氧。因為新冠重癥導致呼吸衰竭的情況,都是從低氧血癥開始的。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對低氧耐受性很差,低氧會誘發一系列基礎病的加重,導致重癥甚至死亡。
“乙類乙管”后,哪些人群還需要核酸抗原檢測?
《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調整了人群檢測策略,社區居民根據需要“愿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方案》也同時介紹了需要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的人群和場景。李侗曾舉例,對于一些特定人群,需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醫療機構內遇到發熱、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要鑒別原因對癥治療的;
養老院、社會福利機構,以及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
一些重點機構進行核酸抗原檢測,也可以減少病毒感染的突然沖擊。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8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
頭條 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