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評論員 邱延波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欠你的。
這兩天,杭州的一名女子贈送感冒藥給男鄰居,因為頭暈延誤了一會,卻被鄰居踹門辱罵。事后,女子報了警,警方說雙方已互相道歉。
整件事,由鄰里互相幫助的好人好事,變成一場鬧劇,有個三不該。
第一,拿藥男子不該態度惡劣。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在現在很多人有病無藥的情況下,有人給你藥品,那簡直是救命啊。對待救命恩人,不說沒齒難忘吧,怎么著也得態度誠懇地感謝。這名求藥的男子倒好,要飯花子打狗——窮橫。
求人幫助,向人討藥,就要拉得下臉,俯得下腰。向人討救命的藥,謙卑一點,不丟人。求人幫忙,反而像強盜一樣蠻橫無理,才是降低了自己的素質。奉勸這位討藥者,以后拉不下臉的話,這輩子還是別求人了。
第二,送藥的姑娘不該這么執著。鄰居踹門的時候,就應該先進行勸導。如果對方不收斂,根本就不應給他開門——萬一出了危險怎么辦?這種情況下,送藥是小事,先保證自己的安全才是首要的。對方進門以后,態度還是那么惡劣,就不應該給他藥,直接告訴他藥已經送完了,讓他走人,不走立馬報警。
對于這種人,把藥給他就完全是個錯誤。如果他吃了你給他的藥出了問題,請問你負得起責嗎?萬一對方要求天價索賠,你咋辦?對于不知感恩的人,就不要給其機會,避免自己遭殃。農夫和蛇,東郭先生和狼,這兩個故事姑娘需要再學一遍啊。
第三,處理這件事的警察,應該嚴罰這名男子。女孩給鄰居送藥是一種善舉,為社會道德所提倡;男子踹門又罵人,不僅不道德,還涉嫌違法。民警在處理此類糾紛的時候,首先要保護社會道德,懲惡揚善,對善舉進行鼓勵,對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民眾喪失對法律的信任,做事先求自保,逐漸失去做好事的勇氣。
讓好人有底氣做好事,讓壞人無膽量做壞事,是民警處理基層糾紛中需要拿捏的分寸。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6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5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4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
頭條 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