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睿、李玨菁
圖 / 醫院提供
【資料圖】
近日,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OPO(器官獲取組織 ) 團隊護航下,來自云浮市的 23 歲音樂教師小雨(化名)在身后捐獻了心臟、肝臟、雙側腎臟、肺和眼角膜,她的 " 生命禮物 " 給 7 位受者的家庭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新生。
捐獻器官,點亮他人
音樂老師小雨能歌善舞,她陽光,美麗、努力、上進,深受學生們喜愛。但噩運不幸降臨在了她身上,一場意外讓小雨在宿舍昏迷不醒,雖然家人最后輾轉地將她送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作進一步治療,遺憾的是,由于病情過重,她最終被判定為腦死亡。
得知妹妹的生命無法挽回時,哥哥小勇(化名)在 ICU 門口看到了器官捐獻的宣傳海報,萌生了 " 器官捐獻,延續生命 " 的想法,并得到了家人一致支持。
在小勇眼里,妹妹性格堅強,愛崗敬業,總是盡力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能點亮他人人生希望,他相信這也是妹妹愿意做出的決定。
小勇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OPO 團隊的器官捐獻協調員展示了小雨生前的視頻與照片,如數家珍地分享了妹妹生前的點點滴滴。
小勇回憶妹妹生前點滴
視頻中,孩子們在小雨的帶領下大聲歌唱,一張張稚嫩的臉洋溢著歡樂的笑容。盡管隔著屏幕,協調員也能感受到小雨對教學的熱情與用心。
據小勇回憶道,多才多藝的妹妹總是主動承擔起學校文藝表演的編排任務。盡管任務重、壓力大,但她從來沒有怨言。2021 年云浮市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封控期間,妹妹還積極報名成為志愿者,參與到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小雨生前工作照
愛心傳遞,生命延續
為了協助捐獻者小雨及家屬傳遞 " 生命禮物 "",挽救更多垂危的生命,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OPO 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做到疫情防控與愛心傳遞兩不誤,為生命的接力保駕護航。在 OPO 團隊的協助下,最終,小雨捐出了心臟、肝臟、雙側腎臟、肺和眼角膜,為 7 位受者的家庭帶去了希望。
小雨生前留影
" 沒有器官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 "。據悉,我國年均新增器官衰竭患者約 30 萬人,但僅有不到 2 萬人可以獲得器官移植機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器官捐獻與移植管理中心成立三年來,不斷攀登器官移植的尖端領域,利用多學科力量推動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發展。同時,大力推進器官捐獻與移植相關宣講、科教活動,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理解和接納器官捐獻的理念,傳遞愛與希望。
" 捐獻器官寄托了家人對小雨以另一種方式生存的希望。希望獲得小雨器官的人能夠健健康康地活下去,珍惜來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 小勇說道。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王沫依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