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塔爾空調太冷了 "" 卡塔爾室外都安裝了空調 " ……在中國網友感嘆卡塔爾為辦世界杯一擲千金裝空調時,不少眼尖的網友發現,卡塔爾購買的竟是中國制造——教育城體育館、974 體育館等多個場館的 4 萬多臺套空調設備均由格力電器提供。
" 為中國爭了光,小小的家電,可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格力用技術打贏了世界杯空調服務商爭奪戰,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對此感到很自豪。就在前幾天,她還亮相 2022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與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圍繞制造業的高質量轉型、企業家精神等話題進行了一場對話。
【資料圖】
格力不斷 " 革命 " 的源動力是研發
在交談會上,宋志平提問董明珠,此次格力空調簽約卡塔爾世界杯為何不做一個廣告?
" 做廣告不一定有產品,我們是產品在進去,不是廣告進去。" 董明珠回復說。
從她的答案中不難看出,格力似乎更想用產品品質說話。
" 卡塔爾環境特殊,溫度太高,一般空調可能保證不了(正常運行)。在這個招標過程中,格力不是以價格領先,而是以技術領先。" 董明珠為這次能接下卡塔爾大單子自豪,在她看來,關鍵是技術在世界上有了真正的話語權。
董明珠的底氣源于格力不斷地 " 革命 "。
" 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上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我覺得我們天天在‘革命‘。" 董明珠認為,格力把做品質空調的追求和管理滲透到了每一個產品。
" 比如用了格力的洗衣機,西裝就不用送出去干洗。這就是技術升級給人帶來的快樂。" 董明珠解釋說。
董明珠還談起自己的夢想——建成一個世界級的研究中心。她認為格力不斷 " 革命 " 的源動力是研發,也就是創新。
" 別人都說,格力是長期被別人‘挖人’的地方,我覺得這個事情后來一看是個好事。因為你比別人強,別人才來挖你。像我怎么不到別人企業去挖人?因為他比我差,我還去挖嗎?不會挖。" 董明珠認為這也是激勵格力不斷發展的原因之一。
董明珠在格力 32 年,跟著格力一塊成長,見證了格力從組裝型企業到擁有掌握核心技術的轉變。在她看來,企業家要有吃虧精神,同時還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 我不怕挖人,格力有創新文化能不斷地培養更多優秀的人。他們可能把東西帶走了,但更加激勵我站起來,我們會創造更多好的東西。" 董明珠說。
2021 年 3 月,格力空調全新升級推出了 "10 年免費包修 " 服務政策。"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企業敢這么喊。" 董明珠認為,10 年產品不能壞,對技術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格力科技人員通過這幾年的方向認知,有了突破的思想,敢于挑戰的思維。
" 現在我有了一個更優秀的研發團隊。" 董明珠說。
格力不再被空調 " 綁架 "
宋志平曾多次赴格力考察,對格力電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來,格力電器過硬產品質量的背后,是企業過硬的基本功:一是要有過硬的技術;二是管理要到位;三是要講工匠精神;四是要持之以恒、長期積淀。
1990 年,36 歲的董明珠南下廣東打工,由最普通的銷售員一路做到一家市值千億元規模企業的老總。
在她的帶領下,格力電器取得驕人業績:三個任期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超過 1.5 萬億元,創造利稅 3034.7 億元,為股東現金分紅 955.3 億元,分別為之前 21 年總和的 4 倍、7.3 倍和 17.7 倍。
" 格力這 30 年來被空調‘綁架’了,講格力就想到空調,講空調就想到格力。" 今年 5 月底,在格力舉行的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董明珠這樣說。在她看來," 好空調格力造 " 應該是過去時,現在是 " 好電器格力造 "。
董明珠坦言,十多年前,格力空調也曾在海外市場遭受質疑。外人認為中國制造粗糙、不耐用、沒品位和品質。
" 都認為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可以做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是掌握了什么?這是值得研究的。" 董明珠認為,產品往往代表國家形象,中國制造要走向世界,必須要解決質量問題、技術問題。
冰箱、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格力電器在技術引領、產品布局、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等方面這幾年勢如破竹 。" 格力電器已經走完從空調到家電的轉型,而且在這個領域里面,真正可以自豪地說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 董明珠介紹,4 年多來格力發展的速度很快,對品質的認知也更高了。
" 制造業就是要高品質的。" 在董明珠看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市場不是需求少了,而是需求變了。作為制造業企業,未來是沒有止境的,不僅要擁有自主研發技術的能力,還得學會創造新的技術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瀟湘晨報記者王茶茶 供圖 /2022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