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評論員 高路
(相關資料圖)
抗病毒藥品最近很緊俏,連保健品甚至食品也搭上了銷量快車。
繼黃桃罐頭之后,電解質水也斷貨了。大部分品牌的電解質水均顯示 " 采購中 " " 無貨 "" 補貨中 ",電解質飲料沖劑粉末也 " 爆單 "。
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發帖稱," 打開外賣軟件,熱搜第一名粥,第二名黃桃罐頭,第三名電解質水 "。還有網友表示,退燒藥、電解質水、黃桃罐頭都準備好了,現在就等生病了。
這還真有點 " 群魔亂舞 " 的樣子。就因為兒時的一些美好回憶,黃桃罐頭賣斷了貨,一句 " 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 ",電解質水供不應求。
水和電解質是維持生命基本物質的組成部分,是維持人體生命,各臟器生理功能所必需。可基本上,這些東西都可以通過正常的飲食攝入,根本不存在短缺的問題,也沒有必要刻意補充。
不止是保健品食品,藥品也存在類似問題。不斷有新的藥品被納入到專家建議中,藥品清單越拉越長,一些醫生開具的抗疫藥品家庭常備藥竟然多達數十種。可是什么藥起什么樣的作用,起多大作用,該吃多少多久,就知之不詳了。包裝之下,一些普普通通的藥品被納入抗疫的大筐中,貼上抗疫藥品的標簽,遭到瘋搶。
這些藥說它沒用吧,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可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說不上。哪怕是退燒藥也是要遵循一定的醫囑服用的,有些需要用,有些根本沒必要用。現在很多都是無癥狀感染者,專家也說了感染病毒后,只要不是重癥,是可以靠身體的免疫力自愈的,囤這么多藥最后的結果很有可能是根本用不上,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科學抗疫理性抗疫不是藥越多越好,也不是一有癥狀就灌藥,而是科學地備藥科學地防治,該用的時候用。
有些人無疑是走偏了,被一種恐慌的情緒帶偏了節奏。在盲目搶藥搶貨的背后,有非理性非科學的情緒在相互傳染,也有利益勾連的陰影在作祟。你一恐慌,一些人則笑得合不攏嘴,各種傳言以后,平常不溫不火的商品突然爆紅,到底是誰得益呢?
監管部門應該把好關,發出權威的聲音,不能讓這些似是而非的藥方、論調搶去公眾關注的視線。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